南海诸岛历来都是我国的 南海诸岛在东汉时称为

南海诸岛在元朝时称作什么?叫万里石塘元代,对南海诸岛地理位置的记载更为详细 。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中有“万里石塘,由潮洲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原其地脉 。历历可考 。一脉至爪哇,一脉至渤泥及古里地闷,一脉至西洋遐昆仑之地” 。其中“万里石塘”指包括今南沙在内的南海诸岛 。
中国的南海诸岛是谁发现的?【南海诸岛历来都是我国的 南海诸岛在东汉时称为】早在汉代,中国人民就开始在涨海(即今南海)航行,在长期的航行和生产实践中,先后发现了南海诸岛 。东汉时,杨孚《异物志》一书记载说:“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 。三国时,万震《南州异物志》在讲到汉代从马来半岛到中国的航程时,也作了如下的记述:“东北行,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 。上面所说的“崎头”,就是古代中国人民对包括西沙、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岛、礁、沙、滩的称呼 。所谓“磁石”,指航行南海的船只遇到礁滩而搁浅,就好象被磁石吸住一样 。兰国时代的康泰在东吴孙权时,与朱应奉派到扶南(今柬埔寨)等国去,回来后著有《扶南传》,对南海诸岛的形态和成因作了相当精确的描述,说:“涨海中倒珊瑚洲,洲底有盘石,珊瑚生其上也” 。书中的“珊瑚洲’,就是指南海诸岛 。“珊瑚生其上”,是说岛屿和沙洲是由珊瑚礁组成的 。这是公元三世纪初记述南海诸岛的第一手材料,是十分可贵的历史资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