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火了 问题也来了(露营热背后的软硬件设施并未跟上)

【露营火了 问题也来了(露营热背后的软硬件设施并未跟上)】只有行业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 , 露营才会给大家真正带来“诗和远方”的良好体验 。
为期5天的五一假期结束 , 从各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数据来看 , 露营和民宿成为当之无愧的五一“顶流” 。露营的风靡 , 直接带动了露营经济的发展 。然而 ,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露营热”背后的软硬件设施并未跟上 , 比如部分露营地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 垃圾处理、卫生间修建、明火烧烤等问题引发关注 , 此外帐篷搭建、户外防护、应急管理等知识也未得到普及 。
疫情以来 , 长距离的跨市、跨省出游受到限制 , 本地游、周边游变得更加流行了 。带上家人孩子 , 在离家不远的公园或者绿地上 , 扎上一顶帐篷 , 铺上野餐垫 , 这成为很多都市白领亲近大自然的新形式 。
露营火了 问题也来了(露营热背后的软硬件设施并未跟上)

文章插图
↑市民在公园草坪露营
一些商家嗅到了商机 , 纷纷进入到露营经济的赛道中 , 从帐篷等相关设施的生产售卖 , 到露营场地的建设运营 , 等等 。但也正如报道所提到的 , 露营越来越火热 , 市场越来越壮大的同时 , 相应的行业乱象和隐患也在不断滋长 。
比如 , 一边是露营需求的井喷 , 一边是规划运营的露营场地不足 , 这就导致不少人在一些不适合甚至禁止露营的场地“安营扎寨” , 离开时留下各种垃圾 , 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到一些未开发的区域露营 , 缺少安全防护设施 , 还可能酿成各种危险 。
即便是一些正规经营的露营基地 , 是否合乎经营规范、安全标准 , 同样是个疑问 。网上就有不少人吐槽 , 有的露营地乱收费 , 或者配套很差 , 停车位不够 , 厕所不足 , 给游客的体验比较糟糕;还有的露营地 , 安全防护、应急管理不完善 , 也存在着不小的隐患 。
这些野蛮生长的乱象 , 是露营经济高速发展 , 而行业规范没能及时跟上的结果 。
事实上 , 从上游的帐篷等设施的生产 , 到下游的露营基地提供露营服务 , 露营经济覆盖的产业链很长 , 但在需求井喷的背景下 , 这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 缺少相应的约束和规范 。甚至连游客 , 也未必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
以露营场所为例 , 经营性的露营场所 , 到底应该符合什么样的用地标准和审批手续?卫生条件、配套服务应该如何?很多都还处在无据可依的空白地带 。
就在这两天 , 有媒体报道了一个案例 , 南宁经开区的20亩网红帐篷营地面临拆除 , 理由是未办理相关手续 , 但事实上 , 经营者此前曾咨询得到的回复是 , “随便搭几个篷布并不需要报建或审批” 。用地审批流程标准缺失 , 说到底 , 还是缺少行业规范的结果 。
其实 , 为了规范露营经济发展 , 避免各种乱象发生 , 上海、湖南等一些地方 , 已经陆续出台了相关规定 。不过从报道来看 , 这些规定的普及和宣传推广 , 明显还有待加强 , 因为很多露营爱好者都表示对相关规定和政策不太清楚 。
另一方面 , 考虑到露营需求还在高速增长中 , 所以也有必要在地方探索的基础上 , 尽快出台全行业性的规范或标准 , 在用地审批、安全管理、价格体系等各环节 , 形成一套可操作执行的行业标准 , 让商家的生产经营活动 , 包括游客的露营行为 , 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约束 。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 , 一顶小小的帐篷 , 将是很多人亲近自然的郊游形式 。只有行业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 , 露营才会给大家真正带来“诗和远方”的良好体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