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怎么算,电压降最简单实用计算口诀


关于电流电压如何算? 分析一下 , 1)中间有一个星形电路不易简化 , 2)用叠加原理 , 要得到Z3和Z5的量也不容易 , 所以似乎没有简便的方法 , 老老实实用节点电压法吧 , 这样解方程直接得到Z3和Z5上的电压 , 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了 。
电压怎么计算 正弦波有效值=U峰值 / 2 / sqrt(2);注:sqrt(2)即2的开平方 。
方波有效值=U峰值 / 2 *(1-占空比) , 若点空比为0%时 , 为U峰值/2 。
三角波有效值=U峰值 / 2 / sqrt(3);注:sqrt(3)即3的开平方 。
不同时间的瞬时电压不同 , 存在Um(峰值) , 为了便于对交变电流进行测量 , 计算等 , 就必须从交流电产生的效果上来规定交变电压 , 交变电流大小的量 , 即有效值 。 如果这个交流电与某个电压的直流电的热效应相等 , 那么就可以认为该直流电的电压就是这个交流电电压的有效值 。
扩展资料:
电压有效值的适用情况:

1、计算与电流的热效应有关的量(如功、功率、热量等);
2、各种交流电表示数、电器设备上所标数值 , 无特殊说明时均指有效值 。
有效值即瞬时值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 也简称为方均根值 。 让一个交流电流(电压)和一个直流电流(电压)分别加到阻值相同的电阻上 , 如果在相同周期内产生的热量相等 , 那么就把这一直流电流(电压)的数值叫做这一交流电流(电压)的有效值 。
参考资料来源:

这里面的电压是怎么算的? 答案为B 。
100?4w电阻允许最高电压=√(4×100)=20v ,
100?36w电阻允许最高电压=√(36×100)=60v 。
设电源电压为U , 两电阻串联后电压分别是U1、U2 。 根据串联电路性质 , 因为两电阻阻值相等 , 所以U1=U2 。 U1+U2=U 。
为了保证4w电阻不损坏 , U1不得大于20v 。 这样U2也受限为20V 。
所以U=U1+U2=40v 。
电压如何计算……? 上面的是欧姆定律的变型
功率的计算是P=U*I

P功率
U电压
I电流


P=2.4V*0.12A=0.288W=288mW

注意公式计算要同等量级的单位计算
扩展资料:
物理学名词 ,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 是用来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 , 用P表示 , 它的单位是瓦特(Watt) , 简称"瓦" , 符号是W 。
作为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 一个用电器功率的大小数值上等于它在1秒内所消耗的电能 。 如果在"t"(SI单位为s)这么长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W”(SI单位为J) , 那么这个用电器的电功率 就是P=W/t(定义式)电功率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乘积 。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总(电流处处相等且等于总电流)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总=U1+U2(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总=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总=W1+W2.....+Wx
分压原理 U1:U2=R1:R2 =P1:P2
串联电路比例关系
W1:W2=R1:R2=U1:U2 =P1:P2=Q1:Q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总=P1+P2.....+Px 或U^2/R1+R2.....+Rx
电流与电功率和电压之间的关系:I=P/U
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
参考资料:

电流电压功率怎么算 电压是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 电势差(电压差)的定义:电荷q 在电场中从A点移动到B点 , 电场力所做的功WAB与电荷量q 的比值 , 叫做AB两点间的电势差(AB两点间的电势之差 , 也称为电位差) , 用UAB表示 , 则有公式: 其中 , WAB为电场力所做的功 , q为电荷量 。 同时也可以利用电势这样定义: 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 , 则称之为稳恒电压或恒定电压 , 简称为直流电压 , 用大写字母U表示 。 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随时间变化 , 则称为变动电压 。 对电路分析来说 , 一种最为重要的变动电压是正弦交流电压(简称交流电压) , 其大小及方向均随时间按正弦规律作周期性变化 。 交流电压的瞬时值要用小写字母u或u(t)表示 。 在电路中提供电压的装置是电源 。 单位:电压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伏特(V) , 简称伏 , 用符号V表示 。 [1] 1伏特等于对每1库仑的电荷做了1焦耳的功 , 即1 V = 1 J/C 。 强电压常用千伏(kV)为单位 , 弱小电压的单位可以用毫伏(mV)微伏(μv)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