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升高,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这些事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
人体的血压会发生一定规律的波动 。 人体血压随着四季更替有所变化,通常表现为冬季血压较高,夏季较低 。
冬季天寒,血管遇冷收缩,加之出汗少,而血管中的血容量不会变化,血压会升高 。 而夏季炎热,血管扩张,加之出汗较多,血压会偏低一点 。 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服药时,也应根据四季的变化,留心血压的波动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增加或减少药量,绝不要随意停药 。
气温升高,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这些事
其次,一天24小时内,血压的波动也存在一定的节律性 。 清晨,人从睡梦中醒来,人的交感神经也开始兴奋起来,心率加快,血压上升 。 在上午8点-10点及下午4点-6点各有一个高峰,继之缓慢下降,在夜间降至最低,并保持一定水平 。 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人一天量几次血压,每次的数值都不相同,有时甚至有较大的差异 。
此外,血压的波动还会受到人的情绪、运动、饮食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性更明显 。 认识到血压的波动性,我们就不能单凭一次的血压测定结果而下结论 。 必要时可做24小时血压监测来进行判断 。
夏天到了,高温闷热的天气不断,让很多人苦不堪言 。 但是对于不少高血压患者而言,反而发现“夏季的血压比其他时候低了很多” 。
那么,这是一件好事吗?
高血压,夏季同样危险
血压与季节和气温变化密切相关 。
夏天天气炎热,人体血管尤其是外周血管舒张,再加上出汗量增加体液的流失,确实会导致血压轻度的下降 。
但是,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这并不意味着疾病痊愈!
有研究显示,虽然在夏天时白天的收缩压(高压)平均能下降2~3mmHg,但夜间血压有可能会比冬天还高!
而且,夏天天气炎热,交感神经更兴奋、人体基础代谢率高,心率容易增快,更容易增加心脏的负担 。
再加上温度较高时人体更容易出汗,汗液的流失也会造成血容量的减少,血液黏稠也更容易发生血栓 。
所以说,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即使发现自己的血压有所降低,也千万不能盲目减药或停药 。
而是要密切监测自己早中晚的血压状况,请医生做出进一步处置 。
牢记高血压的8大夺命时刻
贪烟嗜酒时
大量吸烟与饮酒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尤其对患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极为危险 。
情绪激动时
人在情绪激动时,血压会骤然升高,不论大喜或大悲,都会导致心率加速,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
清晨起床时
清晨人刚从梦中醒来,血流缓慢,体内水分缺乏,致使血液浓缩,易引发脑梗死 。
因此,晨起后最好及时补水,避免过度运动 。
餐后休息时
老年人自身的血压调节功能比较弱,容易出现餐后低血压 。
为避免这个问题,建议适当调整降压药的用药时间,尽量不要在餐前服药,改为两餐之间服药,餐后不要立即做剧烈运动 。
用力排便时
屏气用力排便时,腹压加大,可使血压升高,容易诱发脑出血或是心肌梗死 。
对此,建议高血压患者在排便时缓慢用力,如有排便困难的情况,可借助开塞露、甘油栓等辅助排便 。
长期便秘的人群,可遵医嘱规律治疗,改善排便问题 。
洗澡沐浴时
对于体质较弱的人群,体温调节和血管舒缩功能较差,在热水或冷水刺激下,血压易发生波动 。
因此,此类人群在洗热水澡时水温不能过高,时间不能过长 。
剧烈运动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