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读后感怎么写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 , 想必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 , 写一份读后感 , 记录收获与付出 。下面一起来看看《负荆请罪》读后感怎么写 。

《负荆请罪》读后感怎么写

文章插图
《负荆请罪》读后感范文(一)
今天 , 我看了一个历史故事 , 名叫《负荆请罪》 。
春秋时期 , 在赵国有两个很厉害的人 , 一个是名将廉颇 , 一个是上大夫蔺相如 。在公元前278 , 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相会 , 赵王心里害怕秦国的强大不敢去 , 但是廉颇和蔺相如都主张要去 。于是君臣们商量妥当 , 上蔺相如陪赵王赴约 , 廉颇则调重重驻守赵国边境 。在渑池之会上 , 秦赵两国针锋相对 , 由于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 秦国一点便宜也没占到 , 秦国又想以武力劫持赵王 , 却害怕廉颇屯集在边境上的精后 , 最后只好作罢 , 放赵王回去 。赵王对蔺相如的表现万分感激 , 回国以后论功行赏 , 封蔺相如为上卿 , 也就是宰相 , 成为群臣中官位最高的人 。这让廉颇十分不服气 , 就一直想羞辱他 , 蔺相如知道后就设法躲避 , 随从人员很不理解 , 觉得蔺相如太胆小了 , 然而他却说:“强大的秦国为什么不敢侵犯赵国 , 是因为害怕廉将军和我两个人 , 读后感《《负荆请罪》读后感》 。如果我们互斗起来 , 造成两败俱伤 , 这正是秦国求知不得的事情 。我躲避他 , 不是怕他 , 而是怕和他冲突起来对国家不利 。”当廉颇知道后 , 对蔺相如“先公而后私”的行为非常感动 , 立刻跑到蔺相如家里 , 肉袒负荆请罪 。蔺相如原谅了他 , 这两个赵国的将相从此结为生死之交 。
通过这则故事 , 我明白了二个道理:一是要团结一心 , 才能更强大 。就像筷子 , 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 , 可是如果是一把筷子 , 要想把它折断就很难 。二是要知错就改 。古人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 , 善莫大焉 。”人的一生会犯很多错误 , 只要改正了就是好人 。
《负荆请罪》读后感范文(二)
我们的语文书里有一篇课文叫《负荆请罪》 , 你知道吗在这个故事之前还有一个故事呢 , 下面我就讲给你们听听:
战国时有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叫蔺相如 , 他胆识超群 , 而且机智聪明 。在赵惠王统治时期 , 有一个姓和的人把一块美玉(璧)献给了赵王 , 秦国的国王秦昭王听说此事后 , 也非常想得到那块璧 , 就派人向赵王请求 , 假装用十五座城去换那块璧 。
赵惠王也完全知道那是个骗局 , 城是绝对不会给的 。但要是不将璧给秦王 , 又怕秦国会借机侵入赵国 。于是 , 就派蔺相如带璧出使秦国 , 要他做到既不失璧 , 又能揭穿秦昭王骗局 。
蔺相如带着璧来到了秦国 , 恭敬地将璧献给秦王 。秦昭王看后爱不释手 , 却只字不提割城给赵国的事 。蔺相如马上灵机一动 , 说:“大王 , 其实这块璧有斑点 , 让我指给你看 。”秦王很震惊 , 就把璧交给了他 。蔺相如拿到璧后 , 就说:“我将璧给了您 , 可大王您却不提割城给我国 。如果您坚持不割的话 , 那么我就把这璧打碎 。”秦昭王担心玉毁了 , 就只好假惺惺地让人拿出地图割城给赵国 。蔺相如明白那只不过是演一场戏 , 便又说:“这样的好玉给你们 , 你们秦国必须举行很大的庆祝活动 , 否则我们就不给 。”秦昭王实在没办法只好照办 。
等庆祝活动的准备工作做好了 , 就让人请蔺相如将璧献给他 。蔺相如却说:“璧 , 我已经派人送回赵国了 。一定要等你们将城池交给我国后 , 我才会派人送过来 。我国一定遵守约定的 。若是您以为我欺骗您而要杀我 , 那我自杀算了 。”秦昭王看喜欢的璧都不在了 , 杀了他也没有用 , 于是放了他 。后来 , 秦国没有割城给赵国 , 赵国也果真没有给秦国那块璧 。
【《负荆请罪》读后感怎么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用自己的 。智慧来战胜它 , 不退缩 , 不害怕 。我以后再遇到困难时我一定会如蔺相如那样想办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战胜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