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建筑格局有哪些

颐和园 , 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 , 前身为清漪园 , 坐落在北京西郊 , 距城区15公里 , 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区面积是2.97平方公里) , 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那么网友们知道颐和园建筑格局有哪些吗?

颐和园建筑格局有哪些

文章插图
1、颐和园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区面积是2.97平方公里) , 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 。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 , 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
2、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 , 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 , 会见外宾的地方 。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 , 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 。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
3、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 , 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 , 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 。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 , 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 , 号称“世界第一廊” 。长廊之前是昆明湖 。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 。
4、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 , 有藏式寺庙 , 苏州河古买卖街 。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 , 小巧玲珑 , 被称为“园中之园” 。
【颐和园建筑格局有哪些】以上就是对于颐和园建筑格局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