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习俗和来历是什么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那么中秋节的习俗和来历是什么呢?

中秋节的习俗和来历是什么

文章插图
1、中秋的来历 。中秋,最早出现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也提到中秋有拜月的活动,但并无说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朝以后,中秋节成为君王赏赐群臣的节日 。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 。《正德江宁县志》载:“中秋夜,南京人必赏月,合家赏月称为‘庆团圆’,团坐聚饮称为‘圆月’,出游待市称为‘走月’” 。
2、中秋的习俗 。中秋节也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有民俗学家认为中秋祭月是源于庆祝秋季丰收,同时也会拜祭拜土地神,是一个感谢神恩的节日,因此属于丰收节 。此外,传说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 。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逢蒙也混了进来 。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交于嫦娥保管 。后羿恶徒逢蒙(传说后羿后来就死于此人箭下)趁后羿外出逼迫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危急之时吞下不死药,不多时便飘离地面,飞落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家寻妻不得,捶胸顿足,仰望月亮千呼万唤地呼唤嫦娥名字 。他的呼唤惊动了上天,皎洁的月亮上,果然出现嫦娥的身影 。后羿急忙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而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遥祭嫦娥 。后来月母被羿的真情所打动,允许嫦娥在月圆之日与羿在月桂树下相会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
【中秋节的习俗和来历是什么】关于中秋节的习俗和来历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