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 孔子政治上的主张


孔子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 孔子政治上的主张

文章插图
1、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有“四治” , 即“仁治”、“德治”、“礼治”、“人治”思想 。
2、仁治:
“仁治”是孔子“四治”思想的核心 。在《论语》一书中讲到“仁”有104处 , 君子107处 。人与仁的概念 , 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 。孔子说:“仁者人也 , 亲亲为大” 。意思是说所谓仁 , 就是人 , 亲爱亲人是最大的仁 。
3、德治:
就是主张用“德治爱民”的思想治理国家 。孔子说“为政以德 , 譬如北辰 ,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意思是奉行德政者 , 人民就像群星环绕北极星那样 , 心悦诚服的接受统治 。
孔子的“德治”思想:
【孔子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 孔子政治上的主张】一是要求统治者必须减轻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 , 削减苛捐杂税 , 使人民得到宽和惠 。
二是注重犯罪的经济原因 , 认为盗窃的发生在于统治者的贪得无厌 , 百姓得不到好处而为 , 主张富民、裕民 , 先富后教 , 反对“不教而杀” 。
4、礼治:
就是主张用“礼”的方式治理国家 。孔子认为立身治国非有礼不可 , 在《论语》一书中有74处记载论礼 。孔子说“为国以礼 , 治国不以礼 , 犹无耜而耕也” , 意思是礼是治理国家的法则 , 就像秤、绳墨、规矩一样的重要;不以“礼”治国就如没有耜(古代的农具 , 用于锄地)而要耕地一样 。
5、人治:
在治国的问题上 , 孔子很重视统治者个人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 , 提出为政在人 。
孔子认为 , 在“礼治”下 , 各级贵族都有相对独立的统治权 , 个人的作用比较突出;而要实行“德治” , 又必须以有德者能居高位为前提 , 否则便不能发挥道德感化的效果 。因此 , 孔子特别强调统治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
孔子认为 , 统治者能否以身作则关系到国家的兴衰问题 , 因而他不惜修正周礼的“亲亲”原则 , 主张让非贵族出身的贤才也能参与国政 。后人把这种主张叫做“人治”或“贤人政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