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新月蕨

性味:味苦,性寒
红色新月蕨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祛淤止血,去腐生肌 。红色新月蕨主治治疔疮疖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量:10-15g 。
红色新月蕨药用部位来源于金星蕨科新月蕨属红色新月蕨的根状茎入药 。植株高达100cm 。根状茎长而横走,疏被鳞片;鳞片披针形,棕色,无毛;叶远生,一型 。叶柄长达1m,深禾秆色,基部疏被鳞片,向上光滑 。叶片长约50-100cm,宽约50-70cm,奇数一回羽状 。侧生羽片约8-10对,披针形,长约20-30cm,宽约5-7cm,基部阔楔形,顶端渐尖,边缘具不规则的浅牙齿,顶生羽片与侧生羽片同形 。小脉斜出,外行小脉之间相互不连结,顶部有水囊而变粗 。叶草质,干后绿色或棕绿色,两面光滑无毛 。孢子囊群着生于小脉的中上部,椭圆形,在每对相邻侧脉间具2行,无盖,孢子囊的顶端无毛 。生于海拔300-1600m的山坡林下,沟谷溪边 。红色新月蕨选购保存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 。印度北部,越南和泰国北部有分布 。【红色新月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