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渡游趣的体裁是什么 十渡游趣这篇文章的体裁

《十渡游趣》的体裁是散文 。此文篇幅较短,文字优美自然,讲述了远离城市生活,千万山水间的一些趣闻,是游记类散文中的佳品 。

十渡游趣的体裁是什么 十渡游趣这篇文章的体裁

文章插图
按照文学形式划分,作品体裁主要有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四大类,其中除散文之外,三种体裁内容属相都比较鲜明,一眼就可以判断出来 。散文的涵盖面较广,包括了杂文、小品文、语言、童话、游记、读后感等等,所以对无法判断体裁的作品,几乎都可以归为散文一类 。
十渡游趣的体裁是什么 十渡游趣这篇文章的体裁

文章插图
《十渡游趣》原文
仲夏,朋友相邀游十渡 。在城里住久了,一旦进入山水之间,竞有一种生命复苏的快感 。
下车后,我们舍弃了大路,挑选了一条半隐半现在庄稼地里的小径,弯弯绕绕地来到了十渡渡口 。夕阳下的拒马河慷慨地撒出一片散金碎玉,对我们表示欢迎 。
岸边山崖上刀斧痕犹存的崎岖小道,高低凸凹,虽没有“难于上青天”的险恶,却也有踏空了滚到拒马河洗澡的风险 。狭窄处只能手扶岩石贴壁而行 。当“东坡草堂”几个红漆大字赫然出现在前方岩壁时,一座镶嵌在岩崖间的石砌茅草屋同时跃进眼底 。草屋被几级石梯托得高高的,屋下俯瞰着一弯河水,屋前顺山势辟出了一片空地,算是院落吧!右侧有一小小的蘑菇形的凉亭,内设石桌石凳,亭顶褐黄色的茅草像流苏般向下垂泻,把现实和童话串成了一体 。草屋的构思者最精彩的一笔,是设在院落边沿的柴门和篱笆,走近这儿,便有了“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意思 。
当我们重登凉亭时,远处的蝙蝠山已在夜色下化为剪影,好像就要展翅扑来,拒马河趁人们看不清它的容貌时豁开了嗓门韵味十足地唱呢!偶有不安分的小鱼儿和青蛙蹦//跳成声,像是为了强化这夜曲的节奏 。此时,只觉世间唯有水声和我,就连偶尔从远处赶来歇脚的晚风,也悄无声息 。
【十渡游趣的体裁是什么 十渡游趣这篇文章的体裁】当我渐渐被夜的凝重与深邃所融蚀,一缕新的思绪涌动时,对岸沙滩上燃起了篝火,那鲜亮的火光,使夜色有了躁动感 。篝火四周,人影绰约,如歌似舞 。朋友说,那是北京的大学生们,结伴来这儿度周末的 。遥望那明灭无定的火光,想象着篝火映照的青春年华,也是一种意想不到的乐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