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行业”乱象分析 怎么才能找到好保姆

家政行业乱象丛生,路人皆知 。但是人人诉苦,却迟迟难改?
究竟是什么导致“保姆行业”又乱又火爆?真的是相关部门疏于管理吗?
事实上,当我们翻开浩瀚历史时,不难发现,“保姆行业”的乱象由来已久 。
它与人性中最原始的欲望紧密捆绑,是人性之恶的“显微镜” 。
我们不妨借《红楼梦》中的仆妇群像,感受一下古代大户人家里的“保姆乱象”吧 。
一、工作地位怎么样?三六九等,层级森严“保姆”一词,在古代也称为“保母”,专指古代宫廷或贵族之家负责抚养子女的女妾 。《谷梁传·襄公三十年》就有记载:“妇人之义,保母不在,宵不下堂 。”
除此之外,古代大户人家的女性仆人根据从事的工作不同,还分有“三六九等” 。
比如,有从事重活脏活累活杂活的“粗使丫鬟”,还有从事洗刷叠被暖被点灯等轻活的“贴身丫鬟”等 。贴身丫鬟老了、资历久了,也会“升级”为“婆子”或“嬷嬷”等 。

保姆行业”乱象分析 怎么才能找到好保姆

文章插图
以《红楼梦》为例,贾府中的女性仆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中老年的仆妇,主要是太太们的陪房、公子小姐们的奶妈,还有院子中的管事婆子等;另一类是妙龄少女,主要照顾公子小姐们的日常起居 。
这些女性仆人,根据“出身不同”,有天差地别的命运际遇 。有些是贾家买来的,有些是家生女仆,世代在贾家做奴隶,没有户籍,任凭主子打杀处置 。
【保姆行业”乱象分析 怎么才能找到好保姆】比如,袭人就是花家卖给贾家的,而且是“死契”,相当于断绝血缘关系,但凭贾家处置 。买一个这样的丫头,贾家花不了多少钱 。在第十九回里,就有这样一段描述:
原来袭人在家,听见他母兄要赎他回去,他就说至死也不回去的 。又说:“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 。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 。况且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 。若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多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其实又不难了 。这会子又赎我作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因此哭闹了一阵 。
像李嬷嬷、王嬷嬷、赵嬷嬷等,则是奶妈群体,凭着和主人之间的“乳汁连结”,在贾府中是不容小觑的群体 。
王熙凤的陪房来喜家的、来旺家的,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费婆子,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吴兴家的等等,则凭借主人的势力,在贾府中得势又得利 。
赖大家的、赖升家的、林之孝家的,以及老祝妈、老田妈、老叶妈等管事婆子,这是依靠劳动力为贾府卖命,没有主人的庇护,全屏自己努力在贾府获得一席之地 。
这些女性仆人的地位以及能够从事的工作内容,和她们的出身,以及进入贾府的方式紧密相关,几乎不可改变,可谓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
二、工资待遇如何?——现金+福利+打赏
贾府家丁丫鬟的工资叫做“月钱” 。按等级分,共有总管级、一等仆人、二等仆人、三等仆人、粗使仆人等五档 。
先说贾府中主子们每月的“零花钱” 。贾母,王夫人等月钱是20两,王熙凤是5两,宝玉黛玉等是2两 。而伺候贾母等人的一等仆人的月钱是每月一两银子 。伺候宝玉黛玉们的二等仆人,是每月一吊钱 。三等和粗使仆人在五百钱到三百钱不等 。除了直接的月钱,还有吃、穿、住等全套“福利”,以及主子随心所欲地“打赏奖励” 。
贾府的薪酬待遇,相当于现在什么水平呢?由于不同社会的消费结构不同、通胀水平不同,很难有科学精准的折算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书中其他细节所折射出的社会购买力来估计一下 。
比如,刘姥姥一家20两银子,五六口人可以过一年 。因此,王夫人给刘姥姥100两银子时,王夫人曾嘱托刘姥姥买几亩好地或者做个小生意 。所以,《红楼梦》社会中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比也不会很差 。
此外,据《明史》记载,七品知县(相当于现在的县长)一年俸禄是45两,折算为月薪是3.75两银子 。
因此,论到手的钱,贾府一等仆人的月薪,粗略估计可相当于公务员的三分之一 。但是,人家是包吃包住用,级别高一点的穿戴和主人差不多,甚至有“副小姐”之称 。这足见贾府作为“白玉为堂金作马”的大家族,对下人的阔绰程度,非寻常人家可比 。
此外,尽管贾府的老爷太太小姐公子们,背地里对这些“婆子”颇有微词,但是,由于这些有资历的“婆子”们,大多是她们曾经的陪房或乳母,因此,贾府老辈人对她们还是比较尊重的,就连凤姐在她们面前也有所顾忌 。
三、职业素养如何?——推倒油瓶不扶那《红楼梦》里的这些“婆子”到底好不好?尤其是古代社会等级森严的大背景下,这些属于“贱籍”的社会群体,是否对主人家俯首帖耳呢?
恐怕未必 。
在曹雪芹笔下,贾府里的“婆子”“嬷嬷”们,主要有三类:奶妈、陪房以及管事婆子 。书中对她们的描写主要集中于五十四回前后 。
这些“婆子”“嬷嬷”们,偷奸耍滑、中饱私囊、挑拨是非,甚至在贾家衰败之路上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王熙凤在第十六回中就说过:
“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们,哪一位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她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到油瓶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 。”
当凤姐身体欠安无力顾及府中事物时,这些“婆子”就“白日里睡觉、夜里斗牌” 。要不是王熙凤有几把刷子,够狠够辣,贾府有谁镇得住这些“婆子”呢?
举几个典型例子 。宝玉的乳母李嬷嬷,就在怡红院中作威作福,宝玉极为反感;迎春的乳母王嬷嬷,偷偷拿累金丝换钱;王善保家的(邢夫人的陪房),在王夫人面前搬弄是非,间接导致晴雯被逐,又在抄检大观园中充当主力;林之孝家的人为应付差事,胡乱拿了五儿来顶缸等等……
曹雪芹作为官宦子弟,从小接触这些“婆子”“嬷嬷”,对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极为了解,也十分反感 。他多次借宝玉、黛玉之口表达对她们的厌恶情绪,多次用“老货”“脏婆子”“粗笨可怜之人”等字眼 。
事实上,古代官宦人家对这些家丁丫鬟的处置权力极大,否则鲍二家的、金钗等受主子连累而被逼自杀后,贾家也不至于只用几十两银子就打发了 。但是,即使在如此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婆子”们也并非对主人家都唯唯诺诺 。遇到“好欺负”“能欺负”的主子,也是利用每一个机会偷懒、使诈 。
小结曹雪芹在书中曾经借贾宝玉之口说过一句话:
“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得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
贾府中的“婆子”“嬷嬷”们,在曹雪芹的眼中,是“愚顽之辈”“年迈昏眊”的,更是不值得的“鱼眼睛” 。她们的唯利是图、斤斤计较的确让人鄙夷,但是这也和她们与贾府之间的关系深度捆绑 。
无论是买来的也好,还是世代为奴的也罢,她们和贾家每个人的纽带,多靠经济关系维持 。一旦这个经济关系出现裂痕,这些人就是“树倒猢狲散” 。贾府衰败过程中,这些人能走则走,没走的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甚至落井下石 。
所以,反观如今的“家政行业”乱象,不如用鲁迅曾经评论《红楼梦》的那句话来点睛:
“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
你遇到的每一个“奇葩保姆”,都是“真的人” 。
今日话题:你认为现在的保姆工资高吗?欢迎在评论区吐槽留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