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接线的方法 太阳能热水器接线图片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时,打开水龙头必须先放半盆凉水,然后才有热水 。如果热水器安装的楼层高一些,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扩展链接:你的太阳能管道冻裂了吗?每米多花1块钱,让你多用15年)
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就是从太阳能热水器到水龙头这段管子内存有一部分水,如果不是连续使用的话,这部分水慢慢地会放凉,如果要想使用热水的话,必须先把凉水放完才行 。
如果每次都这样放水,会给用户造成很不好的体验 。所以有些用户就讨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了 。
一、安装伴热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需要在太阳能热水器的下水管加一个伴热带就可以了(图1) 。

热水器接线的方法 太阳能热水器接线图片

文章插图
图1 伴热带在太阳能热水器下水管内的安装
伴热带是一种特殊的发热材料,平时可以维持的温度大概就是50度到60度之间 。低于这个温度会自动发热,高于这个温度会停止加热 。如果把伴热带装在太阳能下水管的保温棉内,就可以对管道里面的存水起一个保温加热作用(图2) 。
这样的话,当需要用水的时候,由于伴热带的保温作用,管道的存水就不会变凉了 。
注意,伴热带有功率限制,不是任意长度都可以接的 。一般每米最大功率100W左右,使用时要看清所选的伴热带的功率 。根据功率来配电线 。
热水器接线的方法 太阳能热水器接线图片

文章插图
图2 伴热带的结构
二、伴热带的接线
如果不熟悉伴热带,一定仔细看图2,它的发热层的导电的,接线时一定要注意绝缘 。伴热电的金属部分不能相连,发热层也要用绝缘胶带完全包好,末端也要用绝缘胶带包好(图3,图4) 。一定注意!!!
热水器接线的方法 太阳能热水器接线图片

文章插图
图3 再次强调,箭头所指部分导电
热水器接线的方法 太阳能热水器接线图片

文章插图
图4 伴热带的接线和绝缘
三、伴热带的节能方法
如果热水器长时间不用的话,还是需要把伴热带的电给断了,要不长期保温,一是浪费电,第二也是不安全 。这就需要加一个定时装置 。
图5 定时插座
本人试验,就算是冬天,伴热带工作20分钟,水就热了 。所以定时在计划用水时间前30分钟启动加热就可以 。
比如说每天早上7点起床,8:30上班 。那么可以定时在6:30开始加热,9:00停止加热 。
这样到7点的时候就有热水用了 。每个家庭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可以用那种可以分多段定时的定时器,比如说早上、中午、晚上这几个时间段分别进行加热 。
三、伴热带的升级节能方法
其实伴热带在环境温度达到保温温度以后,伴热带是不工作的 。并不会无限的浪费电 。
当然如果您并不需要那么高的温度的话,可以再加一个温控器,温控器对伴热带进行温度控制(图6) 。温度超过设定温度的时候,它自动关闭;低于某个温度的时候,它自动开启 。这样就可以任意调节水龙头的初始出水温度了 。
图6 温控器
需要注意的是,温控器的温度传感器(探头)安装位置对出水温度有较大影响的 。如果探头直接贴着伴热带,那么会很快达到设定温度,并停止工作 。但是过一会儿很快温度会降下来,又重新启动 。
所以,建议把温度探头放在离伴热带一定距离的地方 。比如图6
热水器接线的方法 太阳能热水器接线图片

文章插图
图6 温控器探头的安装位置
实际使用情况是,按图6的安装方法,如果需要40度的水,那么加热上限温度设定到25度就可以了 。毕竟热量从伴热带一侧传递到探头一侧是需要时间的 。这个温度差,各位自行掌握 。
【热水器接线的方法 太阳能热水器接线图片】还有,配的温控器和定时器一定要考虑它的输出功率,建议选择2000W左右的 。一般家用插座,最大安全输出功率也就2200W 。如果功率小的话,伴热带又长,很可能会把温控器给烧了 。
四、关于伴热带的安装
如果按图1的方法安装伴热带,会很费事 。这是普通的保温棉,内穿水管,然后又把伴热带穿进去,甚至还把热水器的电加热棒的电源线、水温水位传感器的线也穿进去了,很费事 。
但是这样有个好处,你可以自己选择质量不同的保温棉、水管、伴热带等 。
如果你不想费事,可以在某宝上买那种“四位一体”太阳能热水器水管,什么事都省了(图8)但是这种管子的使用寿命有多长,我还说不清 。感觉选正规品牌的,应该没问题 。
热水器接线的方法 太阳能热水器接线图片

文章插图
图8 内置伴热带的水管
五、改造成本
先声明一下,我说的这个30元,是按照伴热带的价格算的,好一点的一般2元/米左右 。如果考虑定时器和温控器,大概还需要70元左右 。
六、其他方案
也可以用管道循环泵,参照上面的方式控温定时 。但是这样需要把上下水管分开 。原理大同小异,我就不啰嗦了 。
还有说是用完及时排空下水管道存水的方法,我认为这种方案不完善,缺点多,不推荐 。
如果您在使用家用太阳能热水器还有其他问题,请留言 。以下链接是本人原创文章,若有类似问题,请参考 。
你的太阳能管道冻裂了吗?每米多花1块钱,让你多用15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