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人为什么要结婚 人为什么要结婚心理学

当结婚不再被认为是一个标配的时候,人们就开始从根本上怀疑婚姻存在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不可避免地思考:人为什么要结婚?
常见的看法包括:
1、婚姻是共同承担生活成本 。比如,两人一起供房,好过一个人供房 。
2、婚姻是为了共同抚养孩子 。到目前为止,如果你想要一个孩子,最好还是结婚 。
3、婚姻是为了养老 。另一半和孩子都可以在你生病和年老的时候照顾你 。
以上皆是出于生存和经济的考量,我觉得对许多人来说还是蛮重要的 。
如果经济状况非常好,不需要与他人分担生活成本,可以单独抚养孩子,也可以采用社会养老方式来养老,人还要不要结婚呢?
我觉得大部分人还是需要结婚 。
【不知道人为什么要结婚 人为什么要结婚心理学】从心理层面而言,
婚姻其实是符合人性的设计 。
精神分析早就揭示出,人天生就有寻求亲密关系的需要 。婴儿一出生就寻求乳房/母亲,不只是为了食物,而是为了安全依恋 。与母亲的亲近和接触,可以安抚婴儿,让婴儿可以放心地成长 。
鲍尔比提出“接触性安慰”的概念 。神经科学和脑成像研究对此提供了证据 。当人们面临压力和痛苦的时候,人们会如何应对呢?
大脑首先会寻求支持性的关系,并为此赋予最高的优先权 。如果可以获得支持性的关系,将会以最节省资源的方式进行情绪调节 。相反,个人自己进行情绪调节,则是要花费更多资源的自上而下的过程,因为个人调节设计更广泛的认知和注意力过程,而且还常常需要抑制可能已经触发的躯体反应 。
因此,当人们面临压力和痛苦时,对大脑而言最优化的处理方式是:更其他人一起承担 。这是一个生理事实,而不只是基于情感上的表述 。
这再次证明,
亲密关系对人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性 。
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说:与其自己一个人处理情绪和压力,自己去想办法成长,不如一段良好的关系 。朋友、恋人、或者与跟咨询师一起 。因为这种基于人际互动的,基于关系的方法才是大脑是喜欢的方式 。
当然,要推出婚姻的重要性,中间还有一个假设:到目前为止,婚姻仍然是获得稳定而易得的亲密关系的最主要的途径 。这里面的重点在于:稳定而易得 。
你可能会有闺蜜或者好基友,但这些关系是否会那么稳定,是否会那么易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比如,春节了,大家都家庭团聚了,你的朋友大概率会选择跟家人团聚,而不是跟你出来过节 。
易得性——我需要的时候,
你在——对依恋质量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
为什么婚姻仍然是获得稳定而易得的亲密关系的最重要的途径呢?可能有许多原因 。就心理学而言,婚姻象征着家庭,而家庭是每个人内心的一个原型 。我们在家庭中出生,在家庭中成长,等我们长大了,我们希望有一个家,希望构建一个自己的家,这就变成了一个基本需要 。
或许有人反对婚姻,但反对的家庭的人应该就少很多了 。
心理学家斯金纳倒是反对过家庭 。他认为孩子不应该在家庭中成长,而应该在社区统一抚养和接受教育 。这是行为主义的乌托邦,当然并没有实现过 。
你对婚姻的看法如何呢?你觉得一个人是否有结婚的必要呢?
#梁建章:建议法定婚龄降到18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