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甜瓜的营养价值 绿甜瓜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甜瓜是种好吃的水果,但是大家了解甜瓜吗?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营养价值
1. 甜瓜含大量碳水化合物及柠檬酸等,且水分充沛,可消暑清热、生津解渴、除烦;
2. 甜瓜中的转化酶可将不溶性蛋白质转变成可溶性蛋白质,能帮助肾脏病人吸收营养;
3. 甜瓜蒂中的葫芦素B能保护肝脏,减轻慢性肝损伤;
4. 现代研究发现,甜瓜子有驱杀蛔虫,丝虫等作用;
5. 甜瓜营养丰富,可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及营养素 。
外出用膳,饭后奉送生果盘,组合多为西瓜、木瓜、哈密瓜,有时则为皱皮瓜 。但经常有朋友说,怕吃哈密瓜或皱皮瓜后喉咙痕痒,故不敢多吃 。现时,我们吃到的新疆哈密瓜、兰州密瓜、美国密瓜及皱皮瓜,在古代统称为「甜瓜」 。根据古医书记载,甜瓜性甘且寒,另《本草纲目》指出,它能「止渴、除烦热、利小便」 。说到利水的功能,甜瓜实不及西瓜,但寒凉程度则不相伯仲 。
不过,各种甜瓜的寒凉程度各有差别 。哈密瓜和皱皮瓜比较没那么寒,但寒咳人士(咙痒痰稀)一样不宜 。不过,由于它们能清肺热,因此热咳的人(喉痛声沙、痰黄)最宜食用,可收止咳、宣肺气之效 。
功效
甜瓜根、茎、叶、花、果、果蒂、果皮、种子均可供药用,可参阅中医药相关资料 。全草解毒消肿,治痔疮肿毒、痔漏管瘤、脏毒滞热 。
果肉 味甘,性寒无毒,清热利尿、止渴,可治暑热、发烧、中暑、口渴、小便不利、口鼻生疮 。
茎 治鼻中息肉,齆鼻 。
叶 治头癣,生发 。
花 治心痛咳逆,外用治疗毒疮 。
皮 治热病,烦渴,牙痛 。
蒂(果柄)治食物中毒、食积不化,痰盛湿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 。
种子 散结消瘀、清肺化瘀、润肠、排脓 。治腹内结聚、肠癰、咳嗽痰沫、大便不畅 。
甜瓜蒂著录於《神农本草经》为上品之药,另从湖南马王堆西汉古墓女屍解剖内发现有甜瓜子,由此得知我国栽培甜瓜食用、药用甚古,应有二千年以上历史了 。
据近代研究发现甜瓜蒂含苦毒素,具有催吐作用,因能刺激胃黏膜引起呕吐,适量内服可急救食物中毒,而不会被胃肠吸收,故无虚脱及中毒等害处 。中医原为催吐药,能催吐胸膈痰症、宿食停聚和食物致毒食物 。
我国生药学家叶橘泉著《食物中药与便方》记载:可治黄疸及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肝硬化病 。用甜瓜蒂烘干或焙乾,研细末,取0.1公克,分六份,先用两份,从两鼻深深吸入,约四十分钟後,清洁鼻腔後再吸两份,再隔四十分钟再吸两份,分三次将○.一公克药量吸完 。每隔七日後用同法再做一次,吸完○.四克为一疗程 。普通一般性肝炎,两个疗程便见效果,肝硬化则约三~五个疗程 。
吸药後常使鼻腔流出大量黄水,吸药时患者头须向前倾,让黄水顺利流出,切勿吞嚥,以免引起腹泻 。有时出现头痛、畏寒发热等类似感冒症状,肝脾疼痛加剧,不过大多一天左右症状可自然消失 。据临床实验报告效果良好 。
如用治慢性肥厚性鼻炎可用瓜蒂末,吹喷鼻中患处,一日二~三次 。
相关介绍
甜瓜属葫芦科,一年蔓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热带沙漠地区,大约在北魏时期随着西瓜一同传到中国,明朝开始广泛种植 。现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果肉生食,止渴清燥,可消除口臭,但瓜蒂有毒,生食过量,即会中毒 。据有关专家鉴定,各种香瓜均含有苹果酸、葡萄糖、氨基酸、甜菜茄、维生素C等丰富营养,对感染性高烧、口渴等,都具有很好的疗效 。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夏季烦热口渴者、口鼻生疮者、中暑者尤其适合食用;
2. 出血及体虚者,脾胃虚寒、腹胀便溏者忌食 。
【食物相克】
甜瓜不宜与田螺、螃蟹、油饼等共同食用 。
【制作指导】
应用于便秘:鲜瓜500克,每天早晚各服1次 。
【食疗作用】
甜瓜味甘,性寒,无毒,归心、胃经;
用于暑热所致的胸膈满闷不舒、食欲不振、烦热口渴,热结膀胱、小便不利等症 。
【其他相关】
《本草纲目》:“甜瓜,多食未有不下痢者,为其消损阳气故也 。”
食用禁忌
甜瓜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得到,是广受人们喜爱的瓜果,但有不少因身体体质或疾病不宜多食、慎食者 。《弥真人食忌》云:多食发黄疸,动冷疾令人虚羸多忘,解药力,或反胃 。脚气人食之,患永不除也 。
《食疗本草》云:多食令人阴下湿痒,生疮,动宿冷病,症癖人不可食之,多食令人惙惙虚弱,脚手无力 。
《台草衍义》云:多食未有不下痢者,为其消惯阳气故也 。
《本草纲目》云:瓜性最寒曝而食之尤冷 。
《稽圣赋》云:瓜寒於曝,油冷於煎,此物性之异也 。因甜瓜性寒,有吐血、咳血、十二指肠及胃溃疡、慢性肠炎、脾胃虚寒、寒积腹胀或腹痛、小便频数、心脏病等人慎用或忌用 。
正常健康的人也不宜大量常吃,因甜瓜水分很多,吃太多在胃里会冲淡胃液,引起消化不良或腹痛腹泻 。
【分享甜瓜的营养价值 绿甜瓜的功效与作用】《食疗本草》云:甜瓜食多腹胀,可食盐花,成水消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