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适合养肝补脾 试试4种平补药材


春季适合养肝补脾 试试4种平补药材

文章插图
在中国,大概没有什么词比“进补”更深入人心了 。生病时,希望吃补品补一补“元气” 。健康时,则想吃点补品增强体质 。可补药也是药,乱补一气不仅不能强身健体,还会造成不良后果 。
春季进补有禁忌
春季病原微生物繁殖和生长旺盛,加上气温升高、天气干燥,进补要慎重 。
1、不宜用温热补品
春季不能过多用温热的补药,例如人参、鹿茸等,避免加重身体内热 。
2、壮阳不宜太过
除肾阳亏虚严重者,一般人不宜在春季用过多壮阳温热的补药,如鹿鞭、海狗肾等,否则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烦热胸闷、头晕目眩、鼻齿出血等症状
3、不宜用滋腻补品
滋腻性较强的药,如阿胶、熟地等,容易碍胃,引起消化吸收不良,一般不建议在春季服用 。
春季,试试4种平补药
中医认为,春季进补应以“平补”为原则,补而不燥、因人而异,重在养肝补脾 。
1、春困用茯苓
春困是由湿气所致,湿气困于头部、四肢,会出现头昏脑胀、易疲劳等 。茯苓可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能缓解春困 。
白扁豆茯苓汤
原料:茯苓15克,白扁豆15克,瘦肉一块 。
做法:茯苓、白扁豆、瘦肉洗净后焯水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煲2小时左右 。每周吃2~3次 。
提示:白扁豆一定要熟透,以免毒素残留 。有多尿、滑精、口干症状的人不宜食用 。
2、肝火旺吃菊花
春天气温升高,万物生发,肝脏功能也活跃起来,易出现肝火过旺,常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易怒,并且后半夜容易失眠,还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面目红赤、口苦口臭等症状 。
除了规律作息,学会控制情绪,还可以用菊花来清肝火、平肝阳 。
菊花粥
原料:菊花15克、粳米100克 。
做法:食材洗净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加盖,旺火煮沸,文火熬成粥 。每日1~2次 。
提示:菊花性凉,脾胃虚寒即常出现大便稀、怕冷等症状的人不宜服用 。
3、气虚试试党参
气虚的人常会表现为出虚汗、面色苍白、气短、不爱说话,并且免疫力较低,容易感冒等 。
党参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等作用,气虚的人可以在春季吃一些党参来补气,从而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
党参白术猪肘汤
原料:白术10克,党参30克,猪肘一个,生姜几片 。
做法:分别用水洗净,猪肘干净 。生姜洗净,去皮、切片 。用适量水,猛火煲至水滚,放入以上准备好的白术、党参、猪肘、生姜,改用慢火继续煲约3小时,加入少许细盐调味后即可饮用 。每周1~2次 。
提示:感冒发烧的人不宜饮用 。
春季适合养肝补脾 试试4种平补药材

文章插图
4、肺燥干咳服麦冬
北方的春天忽冷忽热且气候干燥,容易出现肺燥干咳 。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等作用,可以用来养阴润肺 。
麦冬茶
做法:麦冬适量,泡水喝即可 。
提示:麦冬服用过量会导致脾胃虚寒,每次最好不要超过30克 。儿童的消化系统还未发育成熟,所以最好不要用 。
温馨提示
除上述平补药材,春季还可根据个人体质,选益气健脾的西洋参、淮山药、白术药材提高机体免疫力 。
经常上火的人,可在进补时适当添加金银花、薏苡仁等清热利湿的中药
养肝补脾吃什么
1、大豆及豆制品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维生素B、中等量脂肪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对肝脏修复非常有益 。
2、海鲜类
如白带鱼、黄鱼、银鱼、及甲壳类如牡蛎、蟹等,能增强免疫功能,有利于修复受损的肝组织细胞 。
小提示:烹调要得当,否则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 。蒸煮温度要达到100摄氏度,加热时间要在半小时以上 。
3、含钾丰富的食物
海带、米糠及麦麸、杏仁果、橙、葡萄干、香蕉、李子 。
4、高蛋白食物
动物的肝、瘦肉、鱼虾、鸡鸭、蛋类等含高蛋白及适量脂肪的食物 。
春季进补应如唐代百岁医家孙思邈所说:“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意为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养肝脾两脏,对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
其次,要顺应春升之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尤其早春仍有冬日余寒,可选吃韭菜、大蒜、洋葱、魔芋、大头菜、芥菜、香菜、生姜、葱 。这类蔬菜均性温味辛,既可疏散风寒,又能抑杀潮湿环境下孳生的病菌 。
【春季适合养肝补脾 试试4种平补药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