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醉后写下这首调皮之作(看似诙谐却句句写愁)

“诗仙”李白曾写下“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之语,虽然知道“借酒消愁”作用并不大,但有时候李白却宁愿欺骗自己也要饮酒消解忧愁,要不又怎么会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之语 。

辛弃疾醉后写下这首调皮之作(看似诙谐却句句写愁)

文章插图

其实不仅是李白,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通过饮酒来排遣自己的愁绪,毕竟喝醉以后可以短暂地忘却现实的烦恼,虽然酒醒后烦恼依旧,但是起码在醉的过程中可以不必为此伤神 。而笔者本期要介绍的这首“借酒消愁”之作,年少时读之觉得又是有趣又是好笑,可谓调皮至极,感觉不到丝毫忧愁,但如今读之才发现这首词看似诙谐却句句写愁,当真令人心疼 。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词中之龙”辛弃疾的这首别开生面之作 。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辛弃疾作为南宋著名词人,一生都以恢复中原为志,但是奈何当时的南宋朝廷不仅羸弱,而且朝中大多数人都贪图享乐,对于恢复中原并不上心,对于这样的现实辛弃疾真可谓忧心如焚,但是并不得志的他对此又能怎样?除了在一首首词作中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愤懑 。而本期这首词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就 。
这首词上阕描写的是词人醉后的情形,喝醉以后尽情欢笑,想要忧愁也没有那个闲工夫 。近来才发现古人书中所写,大多数都没什么用处 。其实这前两句恰恰也是写出了词人的无奈和忧愁,现实中忧愁难解,只能通过饮酒短暂忘记,通过醉后的欢笑来排解忧愁 。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现实的失望和呐喊,古人书中所写,大多都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积极向上之语,但是经过现实的打击以后,词人无奈发现这些都是错的,因为朝中那些贪图享乐之人所行之事完全就是和这些圣贤道理背道而驰 。
下阕则是词人回忆自己昨夜醉后的情形 。第一句首先是交代了时间和地点和词人的状态,时间是昨夜,地点是松边,词人的状态是醉倒 。那么词人到底是醉成什么样了呢?下面三句则是对词人“醉态”的描写,首先是问松树“我醉的怎么样”;其次是醉后自己站立不稳摇摇晃晃,却以为是松树在晃动,还以为松树要来扶自己;最后就是不愿让松树扶自己,用手推着松树让它“去”远点 。在这三种“醉态”中,词人将松树写得就像一个人一样,还与它互动,这恰恰说明了词人是真的醉了,对于“醉态”的描写不可谓不逼真 。但是哪怕是在醉后,词人也不愿意接受扶救,由此不难看出词人的倔强 。
【辛弃疾醉后写下这首调皮之作(看似诙谐却句句写愁)】这首词看似调皮看似诙谐,但是当我们读懂这首词以后才知道其中可谓句句写愁,辛弃疾的醉态、狂态其实都是为了表达出对现实的不满 。作为一个以恢复为志的人,却身在糜烂的南宋,其实辛弃疾一生的无奈和忧愁早已注定,细细想来,“词中之龙”真的是让人心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