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

 黄檗(学名: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名医别录)别称:檗木(神农本草经),黄檗木(本草纲目),黄波椤树,黄伯栗、元柏(东北各省),关黄柏(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柏(南方各地) 。是芸香科黄檗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至黑灰色,木栓层发达,柔软,内皮鲜黄色;小枝橙黄色或淡黄灰色,裸芽生于叶痕内,黄褐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或近互生;花单性,雌雄异株,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小,黄绿色,花瓣长圆形,子房倒卵圆形,浆果状核果近球形,成熟时黑色,有特殊香气与苦味;种子半卵形,带黑色 。
木栓层是制造软木塞的材料 。木材坚硬,边材淡黄色,心材黄褐色,是枪托、家具、装饰的优良材,亦为胶合板材 。果实可作驱虫剂及染料 。种子含油7.76%,可制肥皂和润滑油 。
树皮内层经炮制后入药 。味苦,性寒 。清热解毒,泻火燥湿 。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炎症 。外用治火烫伤、中耳炎、急性结膜炎等 。

黄柏

文章插图
黄柏的功效和作用1、抗菌 。
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各型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尤强 。在黄连解毒汤中黄连、黄柏的抗菌活性有协同作用 。本品对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本品对多种真菌、滴虫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本品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对乙肝表面抗原有明显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其机制与其对细菌呼吸和RNA合成的强烈抑制有关,还能明显减少金葡菌毒素的生成并促进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 。
2、降压 。
本品有显著的降压效果 。其所含的多种生物碱如小檗碱、黄柏碱、巴马亭、药根碱、木兰花碱均有降压作用 。其降压机制与阻断神经节、抑制血管中枢、抗交感神经介质有关 。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
本品对实验性溃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其抗溃疡活性比小檗碱为强 。黄柏、小檗碱、黄柏酮能兴奋肠平滑肌,促进肠管收缩;黄柏内酯能使肠管弛缓 。本品对胰蛋白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功效,此作用与小檗碱无关 。
4、利胆 。
本品有利胆作用,能促进胆汁和胰液分泌,促进胆红素排出 。
5、镇咳作用 。
黄柏果实的挥发具有镇咳作用,其镇咳成分主要为香叶烯 。并从挥发油中分得小檗碱和5,5'—二甲基糠醛醚 。
6、泻火除蒸 。
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黄檗易去除大肠湿热以治泻痢;还可治愈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症状,黄檗主入肾经可以退骨蒸,用来治疗阴虚火旺,潮热盗汗、腰酸遗精等症,如黄柏与知母、地黄、山药等配伍的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 。
7、解毒疗疮 。
黄柏内外用均可以用来治疗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
8、抗滴虫作用 。
黄柏煎剂,10%浓度与滴虫液1:1混和培养,对**毛滴虫有抑制作用 。
9、抗肝炎作用 。
黄柏煎剂6.25-100%体外试验,对乙型肝炎抗原有抑制作用 。黄柏碱对慢性肝炎有一定作用 。
10、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黄柏煎剂,100%浓度,0.3ml/只灌胃,连续7天,能增加小鼠脾空斑形成细胞数 。
11、抗溃疡作用 。
黄柏提取物(去小檗碱)100mg/kg 皮下注射,100、1000mg/kg 灌胃或皮内注射,对乙醇、阿斯匹林或幽门结扎诱发的大鼠胃溃疡有抑制作用 。
其他作用 。
黄柏碱对中枢神经有抑制功效;有轻度的箭毒样作用,能抑制由乙酰胆碱引起的肌肉收缩反应 。本品尚有杀伤精子、杀灭孑孓等作用 。
黄柏

文章插图
黄柏的营养价值树皮含小檗碱、药根碱、木兰花碱、黄柏碱、N-甲基大麦芽碱、掌叶防己碱、蝙蝠葛碱等生物碱;另含黄柏酮、黄柏内酯、白鲜交酯、黄柏酮酸、青萤光酸、7-脱氢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 。根皮含小檗碱、药根碱、黄柏碱、N-甲基大麦芽碱 。木材也含小檗碱 。新鲜叶含黄柏甙、脱氢黄柏甙、脱氢异黄柏甙、异黄柏甙 。干燥叶含金丝桃甙,不含黄柏甙 。
黄柏的药用价值药用历史悠久,应用广泛 。国内外医药界普遍认为黄柏是清热燥湿药材中的上品 。我国千余家药厂用黄柏生产了几千种新药、特药、中成药和兽药
黄柏

文章插图
黄柏的副作用黄柏毒性很小, 应用中未见有明显毒性反应.黄柏给小鼠腹腔注射: 半数致死量为 2.7g/kg;最小致死量为0.52g/kg.黄柏碱、昔罗匹林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69.5mg/kg 和71.5mg/kg 。
临床应用本品, 曾有内服黄柏发生皮肤过敏反应的报道(1 例):患者用开水冲服黄柏3g左右, 于服药5——6小时后, **发痒, 继起多个小疙瘩, 并蔓延全身, 经脱敏常规治疗而愈 。事后再用黄柏煎液行皮肤划痕试验, 呈强阳性反应 。
黄柏的使用禁忌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 。
《本草经集注》:"恶干漆 。"
《本草经疏》:"阴阳两虚之人,病兼脾胃薄弱,饮食少进及食不消,或兼泄泻,或恶冷物及好热食;肾虚天明作泄;上热下寒,小便不禁;少腹冷痛,子宫寒;血虚不孕,阳虚发热,瘀血停滞,产后血虚发热,金疮发热;痈疽溃后发热,伤食发热,阴虚小水不利,痘后脾虚小水不利,血虚不得眠,血虚烦躁,脾阴不足作泄等证,法咸忌之 。"
【黄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