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范式传并翻译后汉书独行列传翻译

《后汉书·范式传》翻译:范式,字巨卿 。他是山阳郡金乡县人,又名汜 。范式年少时在太学游学,成为儒生,和汝南郡人张劭结为好友 。张劭,字元伯 。后来两人一起告假回乡,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要回京城,我会去拜见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 。”然后就共同约定了日期 。

后汉书范式传并翻译后汉书独行列传翻译

文章插图
后来约定的日期快到了,元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母亲,让她布置好酒食恭候范式 。母亲说:“都分别两年了,千里之外约定的事情,你怎么就这么信他呢?”元伯回答说:“巨卿是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背诺言 。”母亲说:“如果真是这样,就该为你们酿酒 。”到了那天,巨卿果然来了,二人升堂互拜对饮,喝得十分畅快后才相互告别 。
后汉书范式传并翻译后汉书独行列传翻译

文章插图
范式当了郡里的功曹 。后来元伯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同郡的郅君章、殷子征早晚尽心照料着他 。元伯临终时长叹说:“不能看到我的至死不相负的朋友,真是万分遗憾呀!”子征说:“我和君章对您如此尽心,还不能算是至死不相负的朋友,你还要找谁?”元伯说:“像您二位这样,是我活着时的好友 。山阳郡的范巨卿,才是我的至死不相负的朋友 。”不久就死了 。一天,范式突然梦见张劭戴着黑色帽子,帽上垂着缨带,急匆匆地走来,叫他说:“巨卿,我在某一天死了,要在某一时下葬,永归黄泉 。您如果还没忘了我,能不能再见我一面?”范式惆怅地惊醒,悲伤长叹,大哭一场 。他把事情全部向太守做了报告,请求让他前去奔丧 。太守虽然心里并不相信,但不忍心违抗他的深情,就允许了这件事 。
范式于是就穿上为朋友吊丧的服装,到下葬的那天,坐着快马奔赴那里 。范式还未赶到时,灵柩就已经出发了,到了墓地,要下葬了,但灵柩却不肯进入墓穴 。元伯的母亲抚摸着灵柩说:“元伯,难道你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于是就停下灵柩等了一段时间,就看到有辆白马拉的素车,远远号哭而来 。元伯的母亲看着那车,就说:“一定是范巨卿来了 。”巨卿一到,就叩拜灵柩说:“元伯,您可以走了 。生死异路,从此就永别了 。”参加葬礼的一千多人,全都感动得流下眼泪 。范式就拉着引棺的绳索牵引灵柩,灵柩这才缓缓向前 。然后,他又留在坟地,为元伯修坟种树,才离开那里 。
后来,范式又回到了京城,到太学去求学 。当时长沙的一个儒生叫陈平子的也在一起求学,但和范式从来没有见过面,平子染病快要死去,对他的妻子说:“我听说山阳郡的范巨卿,是节烈的贤士,可以死相托 。我死后,把尸体浅埋在巨卿的门前 。”然后就撕下块白布写了一封信,留给范式 。他死后,妻子就遵照他的遗言去做 。当时范式正好出行刚刚回来,读了信看见了坟墓,感伤不已,哭着向坟墓作揖,把他看作自己的死友 。然后就护送照料平子的妻儿,亲自把灵柩护送回临湘 。在离目的地四五里的地方,他就把白布写的信放在灵柩上,哭着告别离开了 。平子兄弟得知这件事,马上就去找他,但再也找不到 。长沙的上计掾史到京城办事时,上书表彰范式的事迹,三府都要征辟他,他都没有应召 。范式后来升迁至庐江太守,享有威名,死于任上 。
《后汉书·范式传》的原文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一名汜 。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 。劭字元伯 。二人并告归乡里 。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乃共剋期日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 。”母曰:“若然,当为尔醖酒 。”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
式仕为郡功曹 。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征晨夜省视之 。元伯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征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 。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 。”寻而卒 。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 。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怳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 。太守虽心不信而重违其情,许之 。
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 。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7],将窆[8],而柩不肯进 。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 。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 。”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 。”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 。式因执绋[9]而引柩,于是乃前 。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
【后汉书范式传并翻译后汉书独行列传翻译】后到京师,受业太学 。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 。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 。”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 。既终,妻从其言 。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 。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 。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 。未至四五里,乃委素书于柩上,哭别而去 。其兄弟闻之,寻求不复见 。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行状,三府并辟,不应 。式后迁庐江太守,有威名,卒于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