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古文鉴赏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 。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古文鉴赏

文章插图
全文内容为: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古文鉴赏】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古文鉴赏

文章插图
原文翻译为: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 。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古文鉴赏

文章插图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 。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