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爱莲说传达的主旨精神 爱莲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深度解析爱莲说传达的主旨精神 爱莲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深度解析爱莲说传达的主旨精神 爱莲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文章插图
《爱莲说》
文章主要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描写莲花的高洁形象; 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
作者开篇委婉的诉说水上、陆上与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人们喜爱的非常多,托物寄兴,并不刻意求工,极见其立言斟酌之妙 。紧接着叙说“晋陶渊明独爱菊” 。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解绶归隐后,饮酒赋诗,安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逸趣 。“独爱菊”,显示陶渊明雅致芬芳,傲然物外的性格,而且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又继写“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写了唐人,特别是统治阶层“甚爱牡丹”的好尚,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 。
周敦颐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不同,周敦颐是为了保持一份高洁 。他要在尘世中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 。像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 。
深度解析爱莲说传达的主旨精神 爱莲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文章插图
莲花
随后作者撇开一笔说,让那些人爱其所爱吧,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 。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 。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 。这正是这篇小品能给人思想情趣以深切感染的着力之处 。接着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性格进行了比较和品评 。原本花是不具备人格的,但在作者眼里,莲花近于菊,却不像菊那样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现实的隐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样妍丽妖冶,以富贵媚人 。莲花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百花丛中的贤君子 。
最后,作者评花进而对“爱”也作出评价:当今之世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趋炎附势钻刺富贵之门的小人比比皆是;这莽莽红尘,能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去根治这社会痼疾呢?这里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然后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 。言下虽不免流露出一种孤掌难鸣的哀怨,但意味深长,无情地鞭挞了那些寡廉鲜耻之徒 。这里,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 。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