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学生可以开除 高中生早恋学校有权开除吗


什么样的学生可以开除 高中生早恋学校有权开除吗

文章插图
经常看到一些学校因学生“考试作弊”、“谈恋爱”、“带手机入校”而被学校开除的信息 。毫无疑问 , 这些都属于违纪行为 。但这些错误真的就不可原谅 , 非得要用“开除”的方式不可吗?
个人认为“开除”学生应慎之又慎 , 当前是否存在学校的权利被过度使用的问题呢?
一、学校处理违纪学生的依据是什么?
各个学校一般会依据本校的校规校纪去处理学生 , 而这些校规校纪的制定也应该是有依据的 。
我们先来看看《安徽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籍管理办法》(其他省份也大同小异)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两份文件关于开除学生的相关规定 。
1.《安徽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籍管理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
对犯错误的学生 , 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 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 , 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对违反校纪校规和学生守则 , 甚至扰乱社会治安的学生须视情节轻重和本人对错误的认识态度 , 分别给予警告、记过、留校察看(以一年为限)、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
对学生的处分 , 由班主任会同任课教师提出 , 经教导处或政教处审查属实后 , 报经校务会议讨论决定 。属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处分 , 由学校批准公布;属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处分 , 应报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 , 由学校公布 。
2.《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十条对开除学生也有规定:
对违规违纪情节严重 , 或者经多次教育惩戒仍不改正的学生 , 学校可以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或者留校察看的纪律处分 。对高中阶段学生 , 还可以给予开除学籍的纪律处分 。
但在十七条中又规定: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依据本规则第十条实施的教育惩戒或者给予的纪律处分不服的 , 可以在教育惩戒或者纪律处分作出后15个工作日内向学校提起申诉 。学校应当成立由学校相关负责人、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法治副校长等校外有关方面代表组成的学生申诉委员会 , 受理申诉申请 , 组织复查 。学校应当明确学生申诉委员会的人员构成、受理范围及处理程序等并向学生及家长公布 。学生申诉委员会应当对学生申诉的事实、理由等进行全面审查 , 作出维持、变更或者撤销原教育惩戒或者纪律处分的决定 。
二、高中是可以开除学生的 , 但条件是严格的 , 程序是规范的 。
1.什么样的学生可以开除?
如果要开除学生 , 那么该学生所犯的错误“必须情节严重”且“多次教育不改” 。比如所犯错误对他人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的;破坏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 影响恶劣的等都可以开除 。
学生一次“考试作弊” , 牵下手 , “谈恋爱” , 第一次“带手机入校”等行为估计不符合以上开除要求 。
2.开除学生程序必须要规范
必须将违纪材料及学校教育过程材料收集完整 , 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开除 。学校是不能擅自开除学生的 。而且家长和学生若不服 , 还可以及时上诉 。学校必须成立相应的组织应诉 。
从这些规定上可以看出 , 若要开除一名学生 , 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 国家要求各学校慎之又慎!
学生的可塑性很强 , 多给孩子改正的机会 , 而不是“一开了之” 。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 切忌为了彰显学校所谓“严格”的美名 , 而动不动就开除学生 。这其实仍然是“唯分数”思想在作祟 , 没有真正把“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三、依法治校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重大战略部署 。依法治校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 , 同时也是教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
【什么样的学生可以开除 高中生早恋学校有权开除吗】作为学校的主要管理者 , 应该要梳理一下各项规章制度 , 防止学校的各种规定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抵触 。教育需要多一些温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