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哪里呢(有志者事竟成的出处介绍)

刀叔导读:‘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句勉励我们人生的名言再熟悉不过 。然而翻开史书,最早的出处其实是在说东汉的耿弇 。

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哪里呢(有志者事竟成的出处介绍)

文章插图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相信您对这句名言再熟悉不过,那么您知道这个句名言是谁说的吗?经过一番考证,作者是胡寄垣,明代人,生平事迹不详 。
但经过仔细考证,有关“有志者事竟成”这六个字最早还真不是明代人胡寄垣说的,而是东汉刘秀夸奖耿弇的一句话 。
有志者事竟成 跟战国时代没关系
耿弇(公元3年-58年),字伯昭,汉族,挟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 。
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哪里呢(有志者事竟成的出处介绍)

文章插图
这个耿弇,似乎没有白起和常遇春那么有名气,但是论起功劳来却一点也不小 。光武帝刘秀在各处征战,统一全国的时候,耿弇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 。东汉开国有二十八位有名的将领,并称云台二十八将 。而耿弇在其中排名第四,可想而知他的地位有多高了 。
在耿弇帮助东汉东征的诸多战争中,耿弇充分显示了自己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在不同的战役中,耿弇灵活运用自己的战术方针,他将自己的必生所学运用到战争实践中,把理论的战术贯彻落实到每一位士兵,洞察战场的每个角落,将胜利握在自己手中 。
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哪里呢(有志者事竟成的出处介绍)

文章插图
他采用心理战,围城打援,声东击西等战术,把敌人耍的团团转,他观察战局,亲自制定克敌战略,每战必胜 。耿弇是也一位难得武将,他曾经在自己中箭负伤后,丝毫不自乱阵脚,继续指挥军队手下,齐心作战,不要管自己的安危 。展现出了大将风范,是一位能独挡一面的将领必须要做到的 。
【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哪里呢(有志者事竟成的出处介绍)】终于耿弇打败敌人 。汉光武帝表扬了耿弇 。并且感慨地对他说:“将军以前在南阳时提出攻打张步、平定山东一带,当初还觉得计划太大,担心难于实现 。现在我才知道,有志气的人,事情终归是能成功的 。”汉光武帝讲的“有志者事竟成也”一句,后来常被人们引用,成了成语—— “有志者事竟成 。”
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哪里呢(有志者事竟成的出处介绍)

文章插图
天生为了战争而活 比白起更可怕的屠夫
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杀人数量超过白起的人 。
白起一战长平之战就杀敌四十余万,不过他打的可不止这一场仗 。当然,这几十万人也不是白起亲手杀的 。要不然,几十万人排着队站在白起面前伸着脖子,砍都砍不过来 。
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哪里呢(有志者事竟成的出处介绍)

文章插图
《资治通鉴》和《后汉书》中都有记载,“弇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 。”
这里的“屠城三百”绝不是每到一个城池就杀三百个人,而是耿弇对三百座城池进行了屠城 。耿弇虽然杀人数量多,但后世评价却不高 。这是因为他杀的不仅是敌军,还有老百姓 。这句话似乎是在夸奖耿弇勇武,但仔细想想真的细思恐极 。
功高不震主 比韩信活得明白
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哪里呢(有志者事竟成的出处介绍)

文章插图
韩信被封为楚王之时,大约在30岁左右,耿弇辞去全国大将军的职位之时34岁,论年龄二者相仿,但是耿弇更聪明,比较会来事 。在独立征伐齐鲁的时候,耿弇就把自己的兄弟子侄送到刘秀身边表示自己的忠心 。在东汉建国后,耿弇掌管天下的兵马大权,却不留恋,毅然交出兵权,在家安养,丝毫没有飞扬跋扈的样子 。
功高不震主,耿弇也算是个奇人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