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杞的学术观点

施杞, 男, 汉族, 江苏省东台市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 1963年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 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主任, 教研室主任, 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 。
 
· 学术观点
一、崇尚易水学派, 继承石氏伤科特色
施氏崇尚易水学派, 并成为其学术思想形成的重要来源 。 临床立方用药, 注重涵养脾胃, 循守“以胃气为本” 。 十分推崇薛己“治病求本, 务滋化源”之说, “化源即生化之源, 人体后天生化之源, 当属脾胃之元气, 土为万物之母, 非土不能生物, 惟土旺则万物昌盛, 人体诸脏方能得到滋养, 生气才能盎然勃发”, 乃深刻阐明了化源之理 。 临床上, 施氏常用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治愈因脾胃虚弱、又久而及肾、阴血不生之骨伤疾病, 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些病例, 叠用活血化瘀、祛痰通络而不效, 乃至施行血管移植手术未能治愈, 运用调补脾肾之法却往往取得满意疗效 。 施氏临证还十分重视气、血、痰、瘀的辨证, 提出伤损及气有虚实, 当以气虚为主, 治宜益气行气、补气养气之味中辅以消导之品, 使气益而不滞 。 他擅用黄芪、潞党参, 健脾胃以养气之源;亦常以附桂、鹿角, 温肾以壮气之本 。 温补之中, 佐以理气消导, 辅用青陈皮、延胡索、软柴胡、炒枳壳之类, 通调一身之气机 。 临证论治, 他常说:治伤必先治血, 即使失血病人亦不忘活血 。 他根据不同症候及病位, 随症变换, 化裁运用古方, 如复元活血汤加减方、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桃红四物汤加减方、补阳还五汤加减方等 。 临诊他遵循“痰瘀兼治”的原则, 认为痰为百病之源, 五脏皆可有痰病, 痰瘀每易互结, 痰之所生亦责之脾胃, 故治痰瘀亦以调脾胃为大法, 于方中常配合运用半夏、白芥子、南星、白附子、僵蚕、葶苈子等祛痰散结, 以大黄祛瘀涤腐, 推陈致新 。

施杞的学术观点

文章插图

二、精于辨证, 善于调治
强调辨证仍当以把握四诊八纲为基础, 达到证因脉治, 有条不紊 。 望诊应突出四点 。 其一, 突出望“神” 。 通过望神来观察人的精神状态和面色的变化, 以此来判明人的健康与否及患病的轻重、预后等 。 其二, 突出望全身与望局部相结合 。 注重观察分析全身虚实表现与局部症状体征轻重之关系 。 其三, 突出望舌苔有助于辨证精确, 如舌质偏紫者, 属血瘀;苔腻偏白者为寒湿, 偏黄者为湿热;苔薄少津质红者属阴虚;舌胖边有齿纹属气虚等 。 其四, 注意望咽喉, 咽喉能反应出疾病的虚实及正气的盛衰 。 闻诊要注意闻气味, 尤以口气为重要, 口气味较重, 多属肝胃不和, 湿热内蕴 。 重视听声音, 是伤科临床中的基本技能, 不仅通过听声音, 善于辨别损伤部位和性质, 是骨折抑或筋伤, 还要善于闻其声知其病之轻重, 体之盈亏 。 问诊十问时,他尤其注意对二便、夜寐、胃纳等的询问 。 切诊中, 施氏突出了摸伤患局部及脉诊 。 他常告诫学生:伤科临诊千万不能因为应诊病人多而疏漏伤患部和脉诊, 手摸方能心会, 熟练方可生巧 。 骨折、筋伤、内伤的临床诊断, 离不开摸伤患部, 这是中医伤科的基本功, 也是常规检查 。 “治”是治其标;“调”是调人之阴阳气血脏腑经络, 是调其本 。 故“调治”包括了扶正与祛邪两个方面, 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 。 其基本思维逻辑是以“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的方针来确立的 。 临床上, 就有了以“开路方”治“标”, “基本方”治“本”的调治方法 。 例如, 损伤后急性期、脊柱骨折或其他脊柱病造成脊髓受压的病人, 初诊时, 多有内风阳亢、气机阻滞;肢体水肿, 多呈阳明经证或阳明腑实证的特点 。 “开路方”辩证而选用承气汤、葶苈大枣汤、甘遂散、白虎汤等, 待“标”症解除, 再选用地黄饮子加减方等“基本方”来调“本” 。 调治, 有快速调治与慢速调治, 酌情掌握调治节律, 也是调治成败的关键 。 疾病的早期宜快调治, 中后期宜慢调治 。 如摒伤或肋间神经炎等致胸胁痛, 早期重用清热解毒类药, 利水消肿, 达到迅速镇痛效果;后遗症期, 则用柴胡疏肝散或金铃子散等疏肝理气, 活血化瘀, 逐渐瘀祛气行, 通则不痛 。 调治方法可归纳为四大类:第一类, 从病因而施调治, 如骨折脱位患者因伤后气滞血瘀, 经隧不通扰乱神明, 见疼痛肿胀, 失眠, 每用新伤续断汤主之 。 第二类, 从六经辨证而施调治, 如颈椎病, 项背强几几, 汗出恶风者, 从太阳而治, 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类风湿关节炎发作期, 热结在里, 关节红肿势盛, 表里俱热, 却时时恶风、口渴者, 乃阳明证兼气阴亏虚, 白虎加人参汤化裁而治 。 第三类, 从三焦调治, 如脊柱损伤, 胸腹胀满, 苔腻脉滑, 用三仁汤合活血之品从三焦而解湿浊瘀阻 。 第四类, 结合科研成果而施调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