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木雕工艺起源于什么时期


剑川木雕工艺起源于唐朝天宝年间 。宋代时技艺渐趋精湛 , 民间能工巧匠甚多 , 明嘉靖后 , 豪门贵族大兴土木 , 修建亭阁水榭 , 民间儒、佛、道三教俱兴 , 庙宇祠堂林立 , 剑川木雕和木匠工艺得到了大力发展 , 到了清代 , 剑川木雕达到了鼎盛时期 。
木雕特色:
剑川木雕能做古建筑及居家的雕花装饰 , 如斗拱、门楣、格子门、八仙桌、客堂供桌、茶几、床凳等;民间乐器 , 如龙头三弦上的龙头和音窗;日常用品 , 如箱柜、笔架、茶盘、面模(做饼子之用)等 。
木雕内容以花草、动植物图案为主 , 也有神仙传说故事的题材 , 常见的有“八仙过海”、“八仙庆寿”等 。
木雕图案有香草、纹龙、纹凤、狮头、凤头、云纹等 , 变化多端 , 独具匠心和天才 。
【剑川木雕工艺起源于什么时期】建筑装饰大件中最有特色的为格子门 , 一般以4扇或6扇为一堂 , 置于寺庙大殿和居家正厅客堂 , 有2层至4至镂空浮雕等 。内容有“富贵根基”(牡丹和公鸡) , “喜鹊登梅”、“鸳鸯戏水”、“白鹤飞松”、“鹿鹤同春”、“八仙过海”等 , 雕工精细 , 层层镂空 , 空间层次明朗;浮雕和立体雕巧妙融和 , 生动活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