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节的周记 关于重阳节的周记范文


关于重阳节的周记 关于重阳节的周记范文

文章插图
【关于重阳节的周记 关于重阳节的周记范文】1、范文一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种“登高”习俗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有人丧命,这些百姓受尽了折难 。它也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恒景自己病倒了愈后,他辞别了妻儿,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 。他四处访师寻道,最终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终于找到了那个神奇法力的仙长,从此恒景刻苦练出了非凡的武艺 。一天仙长把恒景叫来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 。恒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 。突然闻到香和酒气,便戛然止步,这时恒景手持宝剑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重阳节便被做为老人节 。
这使我也有所感受,在这一星期天中,我们老师让为自己的长辈洗一次脚或洗一次头等 。我突然心血来潮,准备,在星期天给来我家串门的姥姥洗一次脚 。
“灿灿,灿灿……”哦,我姥姥来了,我赶忙把姥姥请进屋里 。赶紧把妈妈叫来 。趁着妈妈与姥姥交谈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赶忙拿来盆子,倒了一些热水,一摸水,呀,烧死了!我又倒了一些凉水,哎,又凉了 。此刻,想起了“永不气妥”这个词,顿时提起精神,又倒了一些热水,这会算是差不多了 。我又拿起肥皂和擦脚布 。摇摇晃晃的端到姥姥面前说:“姥姥,马上就要过重阳节了,我今天特意为您洗一次脚 。”姥姥说:“呀,灿灿真的是长大了,懂事了,姥姥为你感到骄傲啊!”我把姥姥的脚放入水中,泡了一会儿 。又用肥皂把脚周围搓了一遍,在用清水冲洗 。连续重复几次,就差不多OK了!但是,当我摸到姥姥脚跟时,有什么扎了我一下 。我一看,原来是一层厚厚的茧子 。我想起姥姥操劳日久,每天洗衣,做饭 。便更加仔细的去洗脚了!洗完后,望着姥姥干净的脚,喜出望外 。姥姥和妈妈都欣慰的笑了!
这一年的重阳节让我过的很充实,很完美!即使在平时,我也会多多的为长辈做事 。为什么呢?因为我是一名少先队员!
2、范文二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送走了中秋节和国庆节,接下来要迎接重阳节,今年的10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我们又做些什么呢?我特地查阅了资料,原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老人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并且常在这天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除此之外,还有插茱萸、赏菊花和尝重阳糕等习俗 。没想到九九重阳节的节目竟有这么多节目,让我想起了一首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得还真不错,写出了在重阳节独自一人在异乡无比思念亲人的心情 。
在小时候,重阳节总会与家人一块登山,然后在山顶上拜祭,我还不懂事,总想着吃,是个蚕猫,现在不会了,可是也没有什么机会可以去登山,重阳节和平常没什么两样,不禁想起从前,每次非常努力爬到山顶,为了就是那些好吃的东西,把爬山的疲劳抛到九霄云外,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我还真天真,用来祭拜祖先的东西怎能随便拿来吃呢?也真傻呀!
期待重阳节的到来,正好当天星期六,我一定要把握好机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