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传颂的王昭君故事回顾 昭君出塞是什么意思啊


世代传颂的王昭君故事回顾 昭君出塞是什么意思啊

文章插图
《昭君出塞》是由现代作家曹禺撰写脚本的京剧剧目 。西汉元帝时期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的王昭君的故事,自古以来震撼着无数人的心弦 。唐代的李白、白居易都曾咏唱过王昭君 。大江朝纲(十世纪的日本学者)的七言律诗中也吟咏过王昭君,它不但被收入日本的《今昔物语》,还成为雅乐、能的演出曲目 。王昭君的形象在金代宫索然《名妃出塞图》(由阿部收藏)、明代仇英《汉宫春晓图卷》有所描绘 。在日本也有菱田春草《绢本着色王昭君图》(山形县善宝寺、财团法人致道博物馆)、安田靫彦(足立美术馆藏)的绘画 。
这位如此受人爱戴的女性的故事,在此不必重复讲述 。这里只想对王昭君在汉代究竟是怎样的人物、后来又是如何被传说化的问题稍作分析 。关于王昭君的故事最基本的史料出自《汉书》卷九《元帝纪》的以下记载:
竟宁元年(前33)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 。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仪,既伏其辜,德(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仪,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 。其改元为竟宁(“竟”通假“境”,取国境安宁之意),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 。”
这位王樯,南郡秭归县出身,字昭君 。被元帝后宫选中,未得皇帝宠爱,嫁于匈奴单于,成为单于皇后阏氏 。然而,它还不是人们所最为关心的 。
据《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记载:呼韩邪单于积极请求迎娶汉氏女性,愿为汉婿 。元帝将后宫良家女王牆(即樯)、字昭君,赐予单于,单于大喜 。其后,王昭君取得宁胡阏氏之号,生儿伊屠智牙师,即后来的日逐王 。呼韩邪单于即位二十八年,建始二年(前31)去世 。呼韩邪单于之子复株累若鞮单于即位之后,以王昭君为妻 。生有二女,长女叫须卜居次,次女叫当于居次 。“须卜”、“当于”各为其丈夫的氏族名 。
从以上《汉书》的记载虽然看不出王昭君是以怎样的心情离开后宫、进入匈奴之地的 。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汉与匈奴之间以后宫女性为中介达成了姻戚关系 。而且由此可知,尽管王昭君并非汉刘氏女儿,但由于是刘氏皇帝的后宫,所以作为与汉氏(汉室)的正式婚姻关系是被认可的 。王昭君入匈奴之后,亲身实践了匈奴人娶父亲遗孀后母(非生身母)为妻的婚姻制度,成为单于父子两代的妻子 。
王昭君如此非凡的生活经历后来被传说化了 。《西京杂记》记载了元帝后宫为宫女画肖像的画工 。安陵县陈敞、新丰县刘白、龚宽比起画人物更擅长画牛马、飞鸟 。杜县阳望、樊育能够巧妙地运用绘画色彩 。最为出众的是不论美丑老幼,都能逼真地画出模特人物肖像的杜陵县画工毛延寿 。这里记载了许多正史中见不到的画工的名字,他们都居住于长安周边地区 。
据说在高祖被匈奴包围时,陈平就曾让画工画了美女,悄悄送给单于阏氏 。对阏氏说汉有如此的美人,高祖打算将她献给单于,以解眼前之围 。阏氏唯恐失宠,就对单于说汉天子有神灵,想得到汉的土地是不可能的,试图让单于放弃对汉的兴趣 。
【世代传颂的王昭君故事回顾 昭君出塞是什么意思啊】远嫁北方游牧民并非开始于王昭君 。皇帝以及刘氏诸侯的女儿称为公主,在此之前已经有武帝侄儿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宗室女儿,江都翁主)刘细君出嫁为乌孙王昆莫的妃子,号称乌孙公主 。乌孙与匈奴同为游牧民,本来与大月氏都居于敦煌附近,汉为了抑制匈奴,有必要与乌孙联手 。乌孙以一千匹马作为彩礼送来,汉将细君嫁给乌孙为妻 。昆莫以细君为右夫人,以匈奴女为左夫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