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采摘的三大特点,简述龙井采摘、制作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 , 1克绿茶=112颗芽头 。一次采摘一个芽头 , 1斤绿茶=500克 , 112=56000颗芽头 。一泡3克茶需要这双手在枝头上采摘336次 , 一斤茶需要采摘56000次 。一斤好的绿茶5万到9万颗芽头 , 那龙井茶作为绿茶在中的精品 , 对于采摘有哪些特点呢?具体如下!龙井茶的采摘特点?1、以嫩为佳?鲜叶嫩匀度是构成龙井茶品质的基础 。西湖龙井以采摘茶叶的嫩度不同分为“莲心”、“旗枪”、“雀舌” 。根据西湖龙井茶对嫩度和品质的要求 , 分季采摘的标准是:春茶一般按一芽一叶的标准开采 。“清明”前后是采特、高级茶的原料 。“谷雨”前后至“立夏”前采一、二叶或幼嫩的对夹一、二叶 , 是高、中级茶的原料 。?鲜叶分级标准是:特级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初展 , 芽长于叶 , 芽叶间夹角小 , 芽叶长度为2~3厘米;1~2级标准为一芽一、二叶初展 , 芽叶长度基本相等 , 长度为2.5~3.5厘米;3~4级为一芽二、三叶(三叶初展) , 叶长于芽 , 长度为3~3.9厘米;5~6级为一芽二三叶 , 长度为3.9~5厘米 。?2、以早为贵?西湖茶区通常以清明前后采的龙井茶品质最好 , 称明前茶 , 谷雨前采的茶品质亦佳 , 称为雨前茶 。明前茶最为上品 , 清明谷雨后采的茶居普通茶 。为保证龙井茶的优异品质 , 必须做到偏早嫩采 , 一般春茶在3月下旬茶叶刚吐露几个嫩尖时开采 , 即一芽一叶开采 , 每天或隔天采一次 , 到立夏前结束 。?3、留叶采摘?西湖茶区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 , 推行春茶、秋茶留鱼叶 , 夏茶留一叶采和采顶留侧、采高留抵等不同采摘方法 , 妥善地解决了茶树“采与养”的矛盾 , 是保证当年增产与持续稳定高产的重要措施 。?根据西湖龙井茶区的气候特点 , 一般夏茶期平均气温在20~25℃之间 , 雨量占全年的40% , 是茶树光合作用最适宜的时期 , 光合作用的有效值比春秋茶留叶要大 , 而且叶面积、叶厚度都比春秋茶大 , 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 对促进新梢生长有利 , 而且夏梢生长快、节间长 , 留养容易 , 有利于秋茶增产与延长全年采摘期 。龙井茶的制作工艺?1、鲜叶摊放?“摊放”是炒制西湖龙井茶不可轻视的一道重要工序 。茶鲜叶会在摊放过程中内质发生一系列有利于西湖龙井茶品质形成的理化反应 。如减少青草气、水分蒸发、叶子柔软利于做形、减少苦涩使茶汤甘醇鲜美 。?2、青锅?西湖龙井茶的“青锅”目的是杀死酶的活性 , 散失水分 , 初步整形做色 , 为接下来的“辉锅”打基础 。每次“青锅”时投叶量一般越是特级茶越投放量少 , 级别低些的茶投放量相应增加 , 一般是100克~150克 , 稍低档的茶一般是150克~200克 。?3、回潮?青锅炒好后的茶叶称为“二青叶” 。目的在使芽、叶、茎各部分水分重新均匀分布 , 以便做形 , 减少断碎 , 保持芽锋 , 有利于成品茶色泽和干度一致 。?4、二青叶分筛?尽管茶采摘要求精细 , 但难免由于茶叶生长的不一致性、芽叶大小不够均整 , 再加上“青锅”阶段会有茶叶断碎 , 因此二青叶分筛能更好的使茶叶分档 , 多是分为两档或大中小三档 。5、辉锅?西湖龙井茶的炒“辉锅” , 是整个茶的炒制技术的关键 。这就是为什么茶友们在源头见到西湖龙井茶炒制时杀青锅时多能用机械代替了人工 , 而“辉锅”阶段目前基本还全是手工的原因 。?6、干茶分筛?“分筛”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品茶的茶叶质量 。而目前大多茶商、炒制卖茶师傅也把它省略了 , 节省时间、减少损耗、快速销售变现 。炒好的干茶经过摊晾 , 用等级不同孔径的茶筛分出3~4档不同茶 。?7、挺长头?目的是进一步整形、达到干燥程度及统一色泽 。特、高级别茶中要挺筛头 , 中、下级别的茶一般中筛茶也要挺 , 三筛(底筛)人基本没有见到挺的?8、归堆?一般多是连续几日炒制后 , 将同一等级的茶归堆后的干茶拌均匀 , 即“匀堆”后才是炒制完成的成品茶 , 即“商品茶” 。?9、收灰?把成品茶放在专用的贮存缸或铁桶内 , 用茶叶与生石灰之比为5:1的比例 , 把生石灰用棉纸、牛皮纸两层包住 , 外面再套上棉布袋 , 放于茶缸或茶铁桶中间 , 此为“收灰”工序 。综上所述 , 龙井茶作为优质的绿茶 , 在各方面肯定都是要求比较严格的 。且每一类经典名优绿茶 , 都有相对应的最高等级的采摘标准 。不同的绿茶品种有着不同的原料等级要求 。
【龙井采摘的三大特点,简述龙井采摘、制作过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