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中有风险:12个控盐小妙招儿

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料 , 盐给食物带来美妙的咸味 ,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里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世界上最难吃的食物 , 是忘了放盐的食物 。“好厨师一把盐”也被当成烹饪经典 。没有了盐带来的纯粹的咸味 , 恐怕绝大多数食物都会令人难以下咽 。

咸中有风险:12个控盐小妙招儿

文章插图
而且 , 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 。钠存在于我们身体内的各种组织器官中 , 具有调节体内水分与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作用 。所以我们平时不可无盐 。但是盐(钠)摄入过多 , 却会带来不少健康问题 。
摄入的食盐过多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 , 食盐摄入比较高的地区 , 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也较高 , 尤其是家庭性高血压和老年性高血压对盐更加敏感 。
除了升高血压的危险 , 过多的盐还会损伤胃黏膜 , 增加胃病甚至胃癌的风险 。过多的钠也会使得过多的钙从尿液中流失 , 影响到骨骼健康 。
可见吃得太咸 , 对健康可真是没什么好处 。
中国人的口味一般比较偏重 , 尤其是北方人更是喜欢比较浓重的咸味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 , 我国居民平均每天的平均食盐摄入量达到12g , 远高于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摄入量6g , 更大大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5g 。为了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 , 就要在饮食中注意钠盐的摄入 。怎样控制呢?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吧:
1、减少烹调用盐 , 建议使用盐勺
现在的食盐袋里大都会装有一个2g的小盐勺 , 每人每天吃的全部食物用盐量别超过3小勺 。超市中也都有不同规格的量勺出售 , 不妨买一个放在厨房中 , 做饭时控制盐量 。这样一来 , 你可能会发现原来做一个菜要放那么多盐!
2、如果用了味精、酱油、酱等含钠盐的调味品 , 减少或不放盐
一般20ml酱油中含有3g食盐 , 10g黄酱中含盐1.5g 。如果做菜时用了这些调味料 , 一是控制量别放太多了 , 同时还要相应减少盐的用量 。同时别忘了 , 味精、鸡精中都含有钠 , 鸡精的40%都是盐 。蚝油、辣酱、一些番茄酱等调料中也含有相当数量的钠盐 , 用了这些调料 , 就要相应减少盐量 , 最好就别再放盐了 。
3、炒菜时临出锅时再放盐
过早放盐 , 盐会渗入食物中 , 使味道淡化 , 这样的菜吃起来咸味就不明显了 。如果出锅前再放 , 会使盐集中在食物表面 , 吃起来咸味比较明显 。
4、少吃或不吃含钠盐量较高的各类加工食品
如咸菜、酱菜、火腿、咸肉、香肠等都含有不低的盐量 。有些火腿肠 , 一小根(100克)里就有3克盐 。
咸中有风险:12个控盐小妙招儿

文章插图
5、警惕不咸的加工食品
不要以为不咸的食物里没有盐 。几乎所有天然、加工食品里都有或多或少的钠盐 。像面条、挂面的制作中都要加入很多盐 , 有些挂面的含盐量能达到3g/100g , 而面条本身并没太多咸味 。待煮好面条 , 通常还会加些咸味的调料 , 这样这一碗面条中的含盐量就相当惊人了 , 已经超过全天需要量的一半了 。
另外油条、油饼等食物中也有大量的盐 , 吃的时候要有这个意识:这些食物的含盐量都不低 , 所以要注意控制其他食物的盐量 。
6、减少加工休闲食品的摄入
市售加工零食几乎都会加入不少钠盐 , 一方面可以起到防腐作用 , 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味道 。而在吃这些食物时 , 很少会有人考虑到其中的盐 。所以加工食品是盐摄入的一大途径 。
我见过含盐量最高的零食是话梅 , 有些话梅的含盐量能超过12000mg/100g 。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100克话梅里能有大概30克的盐——实在太恐怖了!
7、多吃肉时少吃咸
几乎所有天然食物里都含有钠 , 只不过含量多少有差别 。虽然有些蔬菜里的钠含量比较高 , 但综合来看 , 还是动物性食物的钠含量比植物性食物高 。所以 , 如果平时吃肉吃得比较多 , 那么盐就更应该少吃些了
8、增加含钾高的食物摄入
钾有排钠的作用 , 吃富钾的食物能使身体在一定程度上排出钠 , 所以吃含钾高的食物吧 , 蔬菜、水果、各种豆类等都不错
9、热水涮菜
在外就餐时 , 如果菜肴过咸 , 可向服务员要一两杯热水 , 将菜在水中洗涮一下 , 去掉部分盐和油
10、选择低钠盐
肾功能良好者 , 可以使用含钾的烹调用盐
11、慢慢调整饮食习惯
这应该是最关键的一点 , 逐渐形成清淡的口味 , 让自己远离重口味 , 从而减少盐的摄入 。
12、举例
如果做3个菜 , 那么一个菜正常调味 , 一个菜盐量减半 , 一个菜一点盐都不放 , 这样有味道有浓有淡 , 搭配着吃起来并不会觉得无味 。
饮食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变 , 所以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 , 从小培养孩子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非常重要 。而对于口味已经过重的成年人 , 一下子严格限制会有困难 , 就从一点一点开始 , 慢慢改变 , 长期坚持 , 口味也会慢慢清淡下来的 。
咸中有风险 , 摄入需谨慎 。
无论是为了控制血压、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 还是使我们形成敏锐天然、能够品尝食物本真味道的饮食口味 , 都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盐的摄入 。健康生活 , 从多吃天然清淡的饮食开始吧 。
【咸中有风险:12个控盐小妙招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