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 中医对症治疗

手足口病疫情再次牵动人心 ,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 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 3岁以下的宝宝患病居多 , 经常会在托儿所或幼儿园发生集体流行 。“手足口病” , 是由于发病后在手、足皮肤及口腔黏膜上会出现类似水痘样的疱疹 。
手足口病发病时的表现主要有:
宝宝在发病前1~2周 , 通常有与手足口病患儿的接触史 。大多表现出突然发烧 , 体温多在38℃以上 , 伴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 。发热同时或1~2天后口腔黏膜、唇内出现疱疹 , 破溃后形成溃疡 , 疼痛 , 以至于患儿流涎不止、烦躁不安、不停哭闹、拒绝进食 。继而 , 在患儿的手心、脚心及臀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疱疹 。疱疹较硬 , 大小不一 , 里面含有浑浊液体 , 周围绕以红晕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疾病 , 大约一周左右就会恢复 , 一般没有严重并发症 。只要护理得当 , 疱疹也不会在皮肤上留下色素或疤痕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 ,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 , 易发生死亡 。3岁以下婴幼儿多发 , 成人也可感染 , 感染后多不发病 , 但能够传播病毒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 ,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
根据手足口病的起病、病程、临床特征 , 当属于中医温病学“温病”、“湿温”、“时疫”等范畴 , 系实证、热证 。手足口病系外邪所致病证 , 具有外感病证的邪正消长特点 , 分为邪盛初期、邪盛极期、邪减正复期 。依据病程、皮疹特点及全身症状来辨别邪正消长情况 , 一般初起病邪在肺卫 , 继而邪及气营而见疹 , 终则邪减正复而向愈 。治疗方法有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暑化湿、滋阴降火等 。
中医治疗手足口病有优势 , 根据中医理论 , 手足口病属温病范畴 , 由湿热疫毒所引起 。中医对温病治疗素有成效 , 早期干预 , 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小儿传染病 , 目前西医尚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 , 而中医药在抗病毒方面的效果已为现代医学所证实 。因此 , 中医在防控手足病方面具有优势 , 中医越早介入防治 , 就越能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 减少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 提高疗效 , 还能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
在应用中药预防手足口病方面 , 除了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预防措施外 , 可用板蓝根或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中药煎水 , 给小孩服用预防感染 。对于口里长疱疹、有溃疡、口气臭的孩子 , 可用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 , 可清心火;选用西瓜霜或冰硼散、珠黄散一种 , 吹敷口腔患处 , 每日2次 , 可治疗口咽部疱疹 。如果孩子手足出现疱疹 , 则可采用外洗法 , 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等煮沸 , 冷却至适中温度时浸泡手足 , 以起到清热、化湿、凉血的作用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 , 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 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 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 , 居室要经常通风 , 勤晒衣被;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的儿童 , 不要接触其他儿童 , 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 , 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 , 宜居家治疗、休息 , 以减少交叉感染 。
需要强调的是 , 要根据小孩不同的体质特点采用不同的药物 。
如平素见咽红、便干、口臭等症状 , 属实证体质的小孩 , 宜服用银花、连翘、大青叶等以清热解毒;平素易感冒 , 常见多汗、大便不成形等症状 , 属虚证体质的小孩 , 可服用薏苡仁、葛根等以运脾清热 。【小儿手足口病 中医对症治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