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明朝有多少开国国公 明朝开国六大国公大盘点

明朝开国六大国公都是谁
洪武皇帝朱元璋创建明朝 , 奋自滁阳城 , 以此起家 , 经过身经百战 , 终于勘定四方 。洪武皇帝雄才大略 , 英明神武 。但明朝创建 , 实有众多文臣武将佐助襄赞之功勋在其中 。所以 , 明朝立国后 , 明太祖朱元璋论功行赏 , 封分功臣 。其中 , 分封六大国公 , 为分封众多功臣之最高爵位 。谁有幸得此封爵?国公 , 可是国家柱石 , 似应相当于我们的十大元帅 , 功勋高伟 。那么 , 明朝的六大国公都是谁啊?

整个明朝有多少开国国公 明朝开国六大国公大盘点

文章插图
第一是李善长 , 定远人 。李善长为何能排第一?在明太祖朱元璋夺取天下过程中 , 有汉朝萧何之功绩 。在洪武三年即1370年大封功臣之时 , 朱元璋这样对文武群臣说:“善长虽无汗马之劳 , 然事朕久 , 给军食 , 功甚大 , 宜封大国 。”意思李善长虽无上阵杀敌、攻城掠地之汗马功劳 , 但却跟随我很久 , 后勤保障 , 输粮运饷 , 对保证战争胜利 , 立有最大的功绩 , 应当排名第一 , 封分大国 。汉高祖刘邦对萧何 , 明太祖朱元璋对李善长 , 明成祖朱棣对郭资 , 三位皇帝 , 对在战争中镇守大本营 , 输送粮饷之后勤保障负责大臣 , 皆列功第一 。可见战争中 , 后勤保障的重要性 。李善长因有汉萧何之功 , 名列勋臣第一 , 封韩国公 。
第二是大将徐达 , 濠州人 。徐达可谓明朝开国武将之首 , 按其功绩 , 不比韩国公李善长低 。徐达少有大志 , 刚毅武勇 , 文韬武略 , 文武双全 , 堪称世之名将 。徐达二十二岁时 , 在朱元璋在濠州郭子兴处为部将时 , 即追随朱元璋东征西杀 。朱元璋称吴王 , 徐达为朱元璋军队主帅 , 率军南征北战 , 攻城掠地 , 所向无敌 , 为明朝之创建 , 立下汗马功劳 。徐达为人持重 , 功高不傲 , 有古代名将之风 , 朱元璋甚是器重 。武将之首 , 勋臣第二 , 徐达名列六大国公之第二位 , 封魏国公 。
整个明朝有多少开国国公 明朝开国六大国公大盘点

文章插图
第三是大将李文忠 , 盱眙人 。李文忠为朱元璋外甥 , 亦为义子 。李文忠武艺超群 , 勇冠三军 , 骁勇程度不亚于猛将常遇春 , 亦是文武双全 。是朱元璋军队里仅次于徐达、常遇春的第三号战将 。主要功勋为率军攻克大宁、高州 , 转战浙江 , 平定江南 , 征讨北元 , 斩杀鲁王等 。功勋卓著 , 位列勋臣第三 , 封曹国公 。
第四为冯胜 。冯胜 , 定远人 , 和李善长为同乡 。初名国胜 , 生时相传黑气满室 , 经久不散 。爱读书 , 喜练武 。长大为将 , 英勇善战 , 智略高超 , 兵法应用上有奇妙之处 。攻无不克 , 损兵最少 , 深为朱元璋倚重 。朱元璋攻妙山时 , 冯胜随哥哥冯国用前来投奔 , 朱元璋大喜 , 甚见亲信 , 从此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 , 立下赫赫之功 。洪武三年明太祖大封功臣 , 冯胜以其德高望重、功勋卓越 , 封为宋国公 。
第五是邓愈 , 虹人 。初名友德 , 明太祖赐名为愈 。邓愈和朱元璋相交甚厚 , 在滁阳时即归朱元璋 。邓愈每临战阵 , 身先士卒 , 冲锋陷阵 。克太平 , 擒陈也先 , 略定溧阳、溧水 , 下集庆 , 取镇江 , 所向披靡 。大战陈友谅 , 镇守南昌等 , 皆立大功 。邓愈为人简重慎密 , 不怕危苦 , 将令严明 , 又善待士卒 , 善抚降者 , 故威信著于世 。邓愈 , 因勋德封卫国公 。
整个明朝有多少开国国公 明朝开国六大国公大盘点

文章插图
第六为常茂 , 怀远人 。常茂能在诸多文武勋臣添列国公之位 , 似非其功 , 乃多是其父常遇春之勋绩 。洪武皇帝大分功臣时 , 常遇春己亡逝于柳木川 。朱元璋不忘为其夺取天下立下赫赫之功的常遇春 , 分封荫及其子常茂为国公 。常遇春乃为明军中仅次于徐达之大将 。大规模征伐中 , 常常是徐达为主帅 , 常遇春为副帅 。
常遇春武艺超群 , 脾气火爆 , 英勇无敌 , 善长攻城野战 。却好啫杀 , 太祖朱元璋及大帅徐达常劝戒之 。惜英年早逝 , 故朱元璋封其子常茂为郑国公 。若不早逝 , 常遇春应排名徐达后 , 李文忠前 。
【整个明朝有多少开国国公 明朝开国六大国公大盘点】明朝初始 , 明太祖朱元璋分封功臣 , 以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和常茂为六大国公 , 可谓勋绩至上 , 无限荣耀 。常茂受封 , 实乃其父常遇春之勋外 , 余五人 , 实乃倍受艰辛、百战之身和忠实忠义追随之结果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