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衣食住行防病四要

严冬已过,转眼又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季 。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气候渐暖,专业人士提醒,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均关系到健康养生 。
衣:早春须捂 乍暖还寒慎减装
从古至今,善于养生的人们都十分重视“春捂”的养生之道 。因早春气温变化较大,更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如果过早地脱去棉衣,寒气会乘虚而入,寒则伤肺 。
春暖花开,加上人体的皮肤已经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御能力有所减弱,易患呼吸道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麻疹、流脑、腮腺炎、猩红热等多种传染病也易在这个季节流行 。这些疾病虽与细菌、病毒有关,但若防范及时,“春捂”得法,体质强健,将会减少发病的机会 。
食:早春要养 饮食清淡勿过油
春天人体阳气逐渐上扬,各组织器官功能活跃,需要补充较多的营养 。在这一时期,科学的饮食调养对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很有帮助 。
早春可食温性食物以助阳祛寒,晚餐可适当食微凉食物以防阳气过盛,总之,饮食要温凉适中 。
春季人易上火,易出现口苦咽干、舌苔发黄等症状,因此饮食宜清淡,忌过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胃肠消化功能 。可选鸡蛋、牛奶和豆浆等以作调补之品 。
春季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较大,所以还应多食些新鲜果蔬、鸡肝、鱼汤和香菇之类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
另外,中老年人或患有慢性病者,腰酸眩晕、脸色萎黄、精神萎靡者,均可利用春天这个季节,采用平补饮食 。如增加些荞麦、薏仁等谷类,豆浆、赤豆等豆类,橘子、苹果等水果类,以及芝麻、核桃等 。如有阴虚内热者,可选用梨、莲藕、荠菜、百合等清补的方法 。
病中或病后恢复期的人,一般应以清凉、素净、味鲜可口、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选用大米粥、莲子粥、青菜泥、肉松等 。
住:早春要安 保暖通风无噪音
住宅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备受大家的关注,因为人有一半的时间要在居室里度过 。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的朝向、采光、通风和层高越来越受人们重视 。春天要多开窗通风,减少噪音,室内宜点缀一些吊兰和仙人掌类花草,既能使人的视觉放松、消除疲劳又能调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还可以减弱噪声 。
花草可以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对稳定人的心理状态和陶冶性情有莫大的帮助 。
春季阳气始生,气血渐趋于表,毛孔初开,血气稍减,所以有“困”的感觉 。因此专业人士提醒,春天要做到起居有常,每日宜早卧早起,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防止“春困” 。
行:早春要动 运动旅游助春兴
春天,是运动健身和旅游的大好季节,风和日丽,万物更新,生机勃勃 。通过运动,能解除冬季带给人们的寒冷还有僵硬 。要走出家门,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或踏青郊游,或登山远眺,或信步观赏,都是人生乐事 。春天的空气十分清新,空气中负离子的含量较多,最适宜进行空气浴、日光浴 。
春天运动既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又可振奋精神,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加强心肺功能,还可降低血脂、血压,防治心血管病,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思维能力,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增加腰腿肌肉的活动,使腿部力量增加,筋骨变得更加灵健 。
旅游中要合理安排饮食,要有足够的蔬菜和水果,保证有一定的维生素和纤维素,以中和体内过多酸性物质,保持营养平衡,有利消化,防止便秘 。
旅途中应保证每天喝一定量的水或饮料,以防止“上火”,引起口鼻生疮等 。
另外,春季锻炼一定要讲究科学性,如运动前要热身,要注意掌握运动的量以及时间和天气等 。
治疗初春燥咳两妙方
杏仁炖雪梨
取甜杏仁15克,去皮打碎,雪梨1只去皮切片,同放碗内 。另加冰糖20克(也可不加),清水适量,然后置锅内加盖隔水炖煮约1小时即可服用,每天早晚1次,连服2-5天 。
蜂蜜萝卜汁
白皮萝卜300克,洗净去皮切碎,用洁净纱布包好挤榨出汁 。每取60毫升加蜂蜜一匙,调匀服用,每天3次,连服3-5天 。本方对便秘者疗效更好 。

【早春衣食住行防病四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