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墨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孔子和墨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儒家和墨家是两个著名的学派,儒家创始人孔子被世人称之为 万世师表,继孔子之后墨子创立墨家学派,并使之与儒家对立 。今天我们就来对比一下教师招聘考试过程中常考的两个流派的人物孔子和墨子的教育思想 。
一、教育著作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这本著作中,其中有很多话都是孔子教育的思想观点,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古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但这本书并非孔子本人书写,而是由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整理记录下来 。
记录墨翟言论、思想和实践和墨家各方面成就的资料主要是《墨子》,这本书基本上是其弟子和后学所作 。近代人们才开始研究和重视,墨家的精神才得到人们的倡导 。
二、教育目的
孔子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可简概括为 学而优则仕 (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 。
兼相爱,交相利 的社会理想决定了墨家的教育目的培养实现这一类人,这就是 兼士 或 贤士。
三、教育对象
孔子实行 有教无类 的教育方针,广泛吸收学生 。他说 自行束xiu以上,吾未尝无悔焉 (只要有人带着十条肉干来找我,我没有说不给他进行教诲的) 。
墨子的教育对象主要是 农与工肆之人,面向天下,在民间广泛招生,招生办法灵活多样 。
四、教育内容
孔子在私学中的教育内容《论语》所载: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所谓 文,主要是西周传统的《诗》《书》《礼》《乐》《易》《春秋》; 行 指品行; 忠 指忠诚; 信 指信实,后三者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 。
墨子出于培养兼士的需要,教育内容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政治和道德教育;(二)科学和技术教育;(三)文史教育;(四)培养思维能力 。
五、教学方法
孔子的方法包括以下: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 )、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好学与实事求是等 。
墨家的教育方法与儒家大有不同,包括:主动、创造、实践、量力 。
总之孔子和墨子作为当时社会的显学流派 。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在当今也有很重要的研究和学习的意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