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后冠脉再通的临床指征,提示溶栓后血气再通的指标是什么

提示溶栓后血气再通的指标是什么是 血气分析指标:(非常专业,一般人难以理解的,还是要听大夫的)
r【溶栓后冠脉再通的临床指征,提示溶栓后血气再通的指标是什么】1、 动脉血氧分压(PaO2)是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主要临床意义是判断机体有否缺氧(hypoxia)及其程度 。
r 2、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能较早地反映肺部氧摄取状况 。
r 3、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指动脉血氧与Hb结合的程度
r4、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混合静脉血或称中心静脉血,指全身各部静脉血混合后的静脉血,即经右心导管取自肺动脉、右心房或右心室腔内的血 。
r  5、动脉血氧含量(CaO2)指每升动脉全血含氧的mmol数或每百毫升动脉血含氧的ml数 。  6、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动脉血中物理溶解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  7、碳酸氢(bicarbonate,HCO3)是反映机体酸碱代谢状况的指标 。
r  8、缓冲碱(buffer bases,BB)能反映机体对酸碱平衡紊乱时总的缓冲能力 。  9、剩余碱(bases excess,BE)是在38℃、PaCO240mmHg、SaO2100%条件下,将血液标本滴定至pH7.40时所消耗酸或碱的量,表示全血或血浆储备增加或减少的情况 。  10、血浆CO2含量total psasma CO2 content,T-CO2)系指血浆中各种形式存在的CO2总量,主要包括结合形式的HCO3-和物理溶解的CO2 。  11、pH值  是表示体液氢离子浓度的指标或酸碱度 静脉血pH值是判断酸碱平衡调节中机体代偿程度最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体内呼吸性和代谢性因素综合征作用的结果 。
r  12.二氧化碳结合力(carbon dioxide combining power,CO2-CP)是静脉血标本在室温下分离血浆后与含5.5%CO2的气体或PCO240mmHg、PO2100mmHg的正常人肺泡气平衡后,测得的血浆中所含CO2总量再减去物理溶解的CO2

溶栓后冠脉再通的临床指征,提示溶栓后血气再通的指标是什么

文章插图
急性心肌梗死如何判断冠脉再通、溶栓有效溶栓开始后60—180 min内应监测临床症状、心电图ST段抬高和心律变化 。
血管再通的间接判定指标包括:
(1)60—90 min内抬高的ST段至少回落50%

(2)TnT(I)峰值提前至发病12 h内,CK-MB酶峰提前到14 h内 。
(3)2 h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 。
(4)治疗后的2~3 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如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房室传导阻滞(AVB)或束支传导阻滞突然改善或消失,或者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伴或不伴低血压 。上述4项中,心电图变化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前移最重要 。
冠状动脉造影判断标准:TIMI 2或3级血流表示再通,TIMI 3级为完全性再通,溶栓失败则梗死相关血管持续闭塞(TIMI 0--l级) 。
心肌梗死溶栓后冠脉再通的判断标准有哪些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时间就是生命 。发病6小时内溶栓,可降低死亡率30%;在发病1~2小时内溶栓,可降低病死率50% 。但又有谁不宜YAO物溶栓呢?
1、发病12小时,尤其24小时以上 。
2、存在禁忌症:脑出血或者未控制的出血;6个月内颅内病变;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血压≥180/110mmHg);10天内做过外科手术或有严重创伤;活动性胃肠道出血等 。
3、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亦不推荐溶栓疗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