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电视uled屏和oled屏有啥区别 电视oled和qled哪个好

所有产品都是有背景的!OLED是趋势,就产品来讲,O绝对是下代电视的发展方向,可塑性强,画面优势 对比度高,可视角度大,点发光,现在的劣势是 烧屏,耗电高,成本居高不下,按照现在中国市场的发展3年内达不到亲民的价格,明年华星光电的O生产线下线可能会进一步拉低价格我们拭目以待 。说创维O拉开海信几个身位的就歇歇吧,即使所有的O都是创维卖的也没几台,渗透率不足百分之一 。U是LED技术方面的提升 。就是个技术名词也可以说是炒作名词,形成于2013年左右,为啥这个时候出现,我解释下:当时市面上LED产品正火,韩企三星 LG两个大厂率先推出O.基于技术缺陷和成本问题,后三星转战小尺寸O,同时推出QLEd量子点产品,实际和后来的ULED一样都是基于LED产品的技术提升,也不是什么真正的量子点 。在这种背景下海信没有向以往一样选择明确站队没有直接推OLED或Q ,因为海信以前吃亏了,海信自从液晶电视普及以来一直销量第一,但同时没有赚到多少利润,大部分利润被上游屏厂拿走,不想重蹈覆辙把自己做大的液晶市场丢弃,就推出了ULED产品 。为啥海信能推出ULED而其他品牌没推或者说是没做,源于海信最先布局LED这种新的背光,同时也是国际背光标准的牵头起草企业,而当时的TCL等大厂选择的是网络电视09年,但那时候还没有安卓系统 宽带带宽也不够这期间电视厂家也都迷茫 ,包括3D 摄像头等产品都是这几年出现的 。海信同时一直注重画质的提升和研发,这样就拿出了ULED产品针对普及很慢的OLED和也能结合量子点技术 。经过2年的主推16年后海信的ULED站住了,有量的同时也有了利润才有了后续的世界杯赞助等,结果也是海信预想的那样OLED在国内没做起来,同时Q也只有三星和TCL再主做,赶上韩企的国内萎缩,所以整个国内市场格局大变海信借这个机会稳定了国内第一的位置,同时加快国外的扩张 。但日子非常的难过,线上品牌的崛起,包括14-15年的乐视和后续的小米,和今天的华为,电视的门槛太低了,这些品牌只要想做大都要直接面对海信,同时其他传统品牌各个都不弱,所以导致海信的日子很难过,即使海信国内的占有率达到了20%以上,但利润真的低的可怜所以推激光也是不得已做的 。激光也要说下,谁都没有看好这个产品,可能也包括海信自己,但真的推出来了,通过线下渠道优势海信确实厉害硬杀出一条血路,导致整个市场的不管是啥品牌都开始推大屏,突然间80 82 85等尺寸蜂拥而至价格也开始低位运行,一款85吋液晶电视的成本现在绝对不超过万元,近期的康佳888万的243吋,和TCL的100吋产品都是为了抗衡海信的激光,同时线上的各种投影品牌也都复苏起来 。这些,很多人都明白只是不想看到海信做大做强而已 。有民族情节的都支持华为 支持小米 支持海尔 , 而改变很多次市场格局 的海信真的很低调 。招黑也是很多的 。
OLED是有机自发光显示,与传统的液晶显示不同,OLED没有背光源,完全靠每个像素通电之后独立发光、控光,这样的好处主要有两大方面,第一是画质出色 。没有背光源,就不会产生漏光现象,在呈现黑色场景时,OLED可以做到近乎纯粹黑色,在这样的背景衬托下,不管什么样的色彩和细节,在OLED上都能清晰、真是展现 。而且可视角度大、响应速度快 。第二是设计 。摒弃了背光源,就减少了一大半的屏幕组件,这样不仅让OLED电视屏幕做到极致纤薄,而且可发空间更大,比如柔性、折叠、透明、屏幕自发声,这些优势是最适合未来显示应用的
【海信电视uled屏和oled屏有啥区别 电视oled和qled哪个好】ULED是面向电子医疗显示和液晶电视研发的显示画质技术处理引擎,采用多分区独立背光控制和Hiview 画境引擎技术,在画面亮度、画面对比度、画面层次感、暗场细节、色彩精准还原和画面流畅度以及响应速度方面较传统LED显示具有大幅提升 。可以说,ULED也是一个不错的液晶优化技术,但液晶电视固有的漏光、可视角度小等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
所以,OLED电视才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新技术产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