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小年吃什么,过小年南方吃什么

过小年南方吃什么吃小吃还是要到南方去 。南方的小吃才是真正的小吃 。北方适合大吃大喝,如同《水浒传》里梁山好汉的风格:“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而南方的小吃之小,首先是从餐具开始的:小碟,小碗,小调匙,小酒盅……做工都很精致,描龙绘凤,把玩于掌心,简直像艺术品 。小吃的品种繁多,大多是袖珍的食物:小包子,小锅贴,小汤圆……样样都突出一个小字 。在北方人看来,只够塞牙缝的 。但吃起来可不是这么一回事 。络绎不绝地端上来,很快摆满一张桌子,令人目不暇接,像一桌微型的满汉全席 。只好边上边吃,边吃边撤,最终记不清有多少种类了 。吃小吃有时比吃大菜还要累、还要忙碌,眼前的碗碟走马灯般地调换着,像用望远镜看一台武打的京戏———堪称饮食文化的缩微景观 。幸好服务的小姐人数不少(长得也都很秀气),你来我往,似乎要全体出动才能照顾好一桌客人 。真正辛苦的是她们 。南方的小姐,说话的声音也要比北方的轻柔半拍 。在这样的氛围里吃饭,再粗鲁的人也会变得文雅一些———生怕失手打破了这精致的世界 。在南京的夫子庙请一位北京来的朋友吃小吃 。人高马大的他,面对小如孩童巴掌的碗碟既有点惊奇,又有点尴尬 。当他发现端来的小碗里只盛有一只两只水饺或小花卷———有一件小碟甚至只装了两块小豆腐干和三粒茴香豆(孔乙己吃过的那种)时,哑然失笑了 。我知道,他是小看南方的小吃了 。他甚至觉得可以从这一细节证明南方人的小气了吧 。他一开始还囫囵吞枣地打发着纷至沓来的小吃,摆出一种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大将,但渐渐被南方小吃千差万别的滋味吸引了,不住地咂舌:“这简直像万花筒,转得我头都有点晕了 。但确实别有风味 。”等上满几十道的时候,他有点力不从心了,额头冒出细汗:“还有多少道呀?快叫服务小姐别再上了 。否则我的肚皮快撑破了 。”小吃的诱惑力就在这里,令你担心自己停不下来 。当他离席的时候,面前的小蒸屉里还剩有一只拇指大小的烧卖———他实在对付不了了 。所以说南方的小吃才是真正的小吃,重在品种与滋味 。如同神农尝百草,浅尝辄止 。如果每一道的量稍大一点,你就难以尝遍了 。小吃不可以小看 。在南方吃小吃,甚至还有某种游戏的感觉:面对小巧的餐具和袖珍的食物,你会恍惚觉得,仿佛世界都缩小了 。参观那种汇集各国著名建筑缩微景观的世界公园,你也会有类似的心情 。

南方人小年吃什么,过小年南方吃什么

文章插图
南方小年吃什么 南方小年有哪些习俗答:小年是大年三十的前奏曲,喜庆仅次于春节 。北方人民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一般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南方过小年吃什么呢?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小年吃灶糖,你知道吗?
过小年要吃麻糖
据说,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 。也就是灶神的述职日?吃麻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期盼有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 。

过小年要吃关东糖
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 。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 。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 。清人写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清代祭灶,供品中就有“关东糖”、“糖饼” 。关东糖在东北的农村、城市里,大街小巷、街市上,都有小贩叫卖:“大块糖,大块糖,又酥又香的大块糖 。”乳白色的大块糖,放在方盘上,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扁平,呈丝条状 。新做的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种特殊风味,是关东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一种糖 。它已从灶王爷的祭桌上走下来,广为百姓享用 。
过小年要吃灶糖、糖瓜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 。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 。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 。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
过小年要吃的其他的食物
北方的人们大多讲究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某些地区还吃各种糕类和荞面;南方的人们大多吃年糕类的食品 。晋东南地区,还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曰: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 。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
此外,南方人过小年有吃汤圆的习俗,因小年当日要祭灶王爷,会准备一些斋品供奉灶王爷,以寄来年的风调雨顺 。

【南方人小年吃什么,过小年南方吃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