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的由来和风俗 七月半节日的由来


七月半的由来和风俗 七月半节日的由来

文章插图
“七月半”本是早期的农作丰收秋尝祭祖的日子,古人们对于农事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 。在收获的秋季,古人们举行像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时令佳品供奉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祷来年有好收成 。人们相信死后有灵,祖先会在七月半时返回家中探望子孙,因此需要祭祖 。
七月半的由来和风俗 七月半节日的由来

文章插图
七月半后被成为“中元节”,其实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 。道教认为七月半是地官诞辰,乞求地官赦罪之日,故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使已故祖先回家团圆 。而在佛教中的这一天被称为“盂兰盆节” 。因唐代统治者推崇道教,故“中元节”开始兴盛,后世逐渐将“中元”此名固定为节日名称,沿用至今 。
七月半的由来和风俗 七月半节日的由来

文章插图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度孤”这一习俗,是指中元节夜晚在江河湖海之中放下有底座的灯盏,任其漂泊 。放河灯这一习俗,据说是从上元节张灯习俗演变来的:民间认为上元节是人节,而中元节是鬼节 。
七月半的由来和风俗 七月半节日的由来

文章插图
【七月半的由来和风俗 七月半节日的由来】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 。因此上元节张灯在陆地,而中元节就是在水里了 。人们认为水下世界神秘昏暗,使人想到幽冥地府,因此鬼魂都在那里沉沦,放河灯的目的,是为了普渡和祈祷 。到了如今,放河灯已是一项轻松愉快的活动项目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