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芽底根腐烂什么原因

,我是乡巴佬,很高兴能为大家解答这个疑惑 。芦笋是我们经常吃的蔬菜,因为其较高的经济价值以及自身对环境较强的适应性,被广泛种植 。同时芦笋也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B,以及我们身体所必须的各种氨基酸而被大众所喜爱 。这也正是我们种植户所看中的价值,但芦笋的种植过程也并不都是一帆风顺,也会有很多的问题困扰着我们,其中就以根腐病最为突出 。

芦笋芽底根腐烂什么原因

文章插图
什么是根腐病
根腐病俗称芦笋芽底根腐烂,是芦笋生长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病害,由菌丝侵入肉质根内,造成根系软组织及根茎由内到外腐烂,最后仅留下表皮 。主要的危害对象为茎和根,初发时候病变部位呈现褐色,皮层开始逐渐腐烂;严重时候根部烂掉,植株变黄、枯萎 。如果不及时治疗,轻则导致根腐病大面积爆发,减产影响产量;重则毁种,颗粒无收 。
芦笋芽底根腐烂什么原因

文章插图
根腐病发病原因
根腐病主要由真菌引起,病原是串珠镰孢真菌 。病菌通常由种子携带,存活年限可达两年之久 。在种子浸泡萌芽时候分生孢子一同萌发,待长出芽管以后,从伤口侵入幼根引起芦笋发病 。
除了病原菌携带发病以外,田间管理不当也是根腐病爆发的又一大原因 。我们很多农民朋友在清除芦笋残留根茎时候,直接采取了拔除方法 。这样的行为只是将地上部分剔除,而很多残留有根腐病真菌的根系还残留在土壤中;根腐病病菌在土壤中能够存活时间更为漫长,最多可达6-7年 。一旦遇着合适的机会,如土壤湿度过大、温度适宜,根腐病很快便能大面积爆发 。
芦笋芽底根腐烂什么原因

文章插图
根腐病发病规律
根腐病爆发一般在春季,此时土壤温度、湿度适宜,加之芦笋根系多为新根,容易被入侵感染 。通常根腐病繁殖温度为10-33℃,最适宜温度在27℃左右,且距离芦笋根部10-30㎝病菌最多 。
同时根腐病对于土壤也有偏好,一般来讲黏性、地势较低且透气性差的土壤更容易爆发根腐病 。除此之外如存在氮肥施用过多而有机肥及磷钾肥不足情况,也会滋生根腐病;究其原因为植株生长营养不良,抵抗病菌能力较弱 。
芦笋芽底根腐烂什么原因

文章插图
根腐病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选择合适的种植农田,参照条件为地势平坦、非黏性,地下水位低易于排灌,且透气性良好的土壤 。个人种植经验来看,建议选用小麦和玉米收割后的土地 。
  2. 从源头控制病菌:做好种子灭菌处理,对于感染过根腐病的土壤不再种植,同时将已发病的植株清理干净(包含所有根系) 。
  3. 加强田间管理:多查看土壤湿度、透气性能 。高温天气切忌大水漫灌,多雨天气及时排涝、松土 。加强肥水管理,多施用有机肥,增强芦笋抵抗病菌能力 。
  4. 土壤消毒:针对已发病植株,在清理干净根系后,可用稀释程度为25%石灰水浇灌根腐病区域,进行土壤消毒 。
  5. 农药防治: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者向根部喷洒45%的施那宁 1500~1800倍稀释液,还可以使用代森锰锌粉剂300倍液+50%的双吉胜500倍液进行灌根 。

芦笋芽底根腐烂什么原因

文章插图
小结:芦笋虽然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种植的过程却很艰辛 。尤其在我们面对根腐病时候,如果没有类似处理经验,很容易减产甚至是绝收 。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土地种植,加强日常管理,唯有勤劳才能致富 。一旦有患过根腐病的土地,如果情况严重,乡巴佬建议6-7年内不要在种植芦笋,改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吧!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症状】主要为害茎基或根部,初发病部变褐色,皮层逐渐腐烂,仅残留表皮及维管束,表皮下有白色菌丝体,严重时小根全部烂掉,根部溃烂,植株黄化,矮小或凋萎死亡,一般不落叶,此区别于立枯病 。
【病因】病原是串珠镰孢真菌,种子发芽时分生孢子萌发,长出芽管,从伤口侵入幼根引起发病,防治方法同立枯病 。
【芦笋芽底根腐烂什么原因】【防治方法】⑴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不宜过密 。⑵加强田管,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 。⑶及时拔除病笋,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菌源 。⑷采用滴灌或膜下灌溉,严防大水漫灌 。⑸发病初期用75%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或浇灌,采收前5天停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