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虽好 它的原理你知道吗?

拔火罐是深受女性朋友欢迎的一种养生方式 , 因为通过拔火罐可以起到排毒养颜的作用,所以很多女性闲时都会拔拔火罐,但是拔火罐虽然功效好 , 它的原理你知道吗?
一、拔罐法的作用:
“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的俗称,主要用于风湿痛、老寒腿、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痹痛”筋骨酸楚、伤风伤寒所致的感冒头痛、腹痛及哮喘等症有治疗作用 。如人到中年,筋骨疼痛显然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寒湿诸邪入袭而留驻于骨关节,加上中年之后其气渐衰,血行缓慢,血不运而通行不畅以致诸证渐出 。由于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通络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 。火罐用在人体穴位上,可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疾病 。
二、拔罐的原理
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或内伤情志后 , 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如淤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这些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中医认为拔罐是通过罐内负压的作用打开毛细血管及毛汗孔,使局部产生收缩和冲挤的相互作用 , 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而致淤血,使体内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排出体外 , 达到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从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调动人体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 , 激发精气,
调理气血 , 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
拔罐的斑印及颜色的定义:
1、罐印红而暗,表示血脂、血压高 , 或有温热之邪 。
2、罐印微白 , 触之不温 , 多为经寒血虚,证见体乏无力,面色无华 。
3、罐体内壁有水气兼见水泡者,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 为常期涉湿或穿潮湿衣服有关 。
4、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为寒凝血瘀 , 为风寒流注于皮下经络 。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双虚或气血阴阳不调 。
6、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不一,表示气滞血瘀 , 经行不畅 。
7、罐印无皮色变化 , 触之不温,多表明患者有虚寒症 , 气血不宣所致皮表不得儒养 。(白而无色多表示局部中层、深层神经系统应不良) 。
8、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经行不畅,有血瘀现象 。
9、罐印出现水泡和水珠状 , 表明患者体内湿盛或因感受潮湿而致病,或属炎性水肿,如果拔罐后水泡色呈血红或黑红色,为久病湿夹血瘀的病理反应 , 为经逆 。
10、罐斑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现象,触之微痛,证见身体发热伴有头晕目眩者,表明患者热毒阳盛伤阴,阴血亏损 。
11、如罐斑出现紫红或紫黑色伴有丹痧瘀斑和发热现象,表明患者有淤血此为阳盛伤阴,为肝气郁结涉及脾血受统不正,可见所触肌肉均有疼痛感 。
12、罐斑如出现微痒或出现皮文,多表明患者患有潮湿、风邪入表症 。
13、常见的罐斑有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 。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和凉感 。皮肤的这些变化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可持续一至数天 。
14、一般正常健康者罐色红白隐隐,触之微温,无太大皮表疼痛感 。
三、拔罐方法:
1、辩证施治:拔罐不像针灸那样对穴位定位要求十分准确 , 主要是点、线、面结合的问题,通过中医的虚、实、寒、热辨证,选择一些经络所过或经气聚集的部位 。治疗头痛,一般都配合取穴治疗,这时就要分清症候 , 在太阳穴和督脉大椎、风府、陶道穴拔火罐,主要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偏头痛伴有眩晕眼花、耳鸣者,可选风池、天窗、肩中俞;高血压性头痛可选双太阳、安眠、血压点、哑门、印堂;颈项活动不便者取新设、肩中俞、肩外俞加风池、百劳;伴有上肢症状者加颈臂、肩贞、天宗、肩后、抬肩、肩廖、巨骨 。
2、拔罐用多少个合适?先少后多 , 首次拔罐,一般控制在每批
3——5个,待适应后渐渐增加,最多一次可达20——30个 。
3、罐径大?。菏由硖宀课欢?nbsp;, 如背部腿部和腹部,可用大口径的罐子,其他面积小的部位则可用小口径的罐子 。年老体弱者,宜用中、小号罐具 。
4、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 , 在拔罐的斑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 。
5、每天拔罐次数视病情需要,一天最多可达三次左右 。
6、罐距随意 , 放得下就可 。
7、全身拔罐时要从身体的上部开始 , 自上而下操作 。
8、拔罐时的吸附力过大(感到难忍)时,可按挤一侧罐口过缘的皮肤,稍放一点空气进入罐中 。
9、走罐疗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扣上皮肤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下压推出回拉时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 。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 。这样就治疗了多个部位 。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及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 , 如甘油、凡士林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
10、取罐的动作要领:一手将竹罐向侧面随和倾斜,一手 , 指端按压皮肤,让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使罐与皮肤脱离 , 慢慢取下罐即可(取罐时不要转动罐身和强行拉扯) 。去罐时如果皮肤出现搔痒属正常排毒现象,注意不要抓破皮肤,以免引起感染 。
11、拔罐时间:拔罐时间应根据年龄、体质、性别及病情轻重缓急而定留罐时间,一般拔罐时间为10至15分钟,一般病情轻或有感觉障碍(如下肢麻木者)拔罐时间要短 。病情重、病程长、病灶深及疼痛较剧者 , 拔罐时间可稍长,吸附力稍大 。
12、注意事项:
1)拔罐时,室内需保持20℃以上的温度 。最好在避风向阳处 。
2)过饱、过饥、过渴、醉酒等均应慎用拔罐疗法 。饱腹、空腹都不宜操作;早起要先排便;
3)患者以俯卧位为主,充分露施术部位 。
4)拔罐期间应密切观察患才的反应 , 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等症状 , 甚至血压下降、呼吸因难等情况,应及时取下罐具,将患者仰卧位平放,垫高壮举部,轻者可给予少量温开水,重者针刺入中、合谷 。必要时 , 可用尼可刹米每次0.5g,肌注射或静注;或用咖啡因2ml肌注 。
5)为自己拔罐时注意别睡着了,以免长时间留罐引起皮肤溃烂 。
6)拔罐时间过长或吸力过大而出现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 。可涂龙胆紫 , 覆盖纱布固不定期 。如果水泡较大,可用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然后用利凡诺纱布外敷固定 。水泡较大时 , 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药膏或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
【拔火罐虽好 它的原理你知道吗?】6)走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 。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 , 毛发较多的部位不易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