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胎期间要注意什么 保胎期间怎么吃药

当免疫抑制遇上感冒 , RSA患者在怀孕保胎期间往往为了抑制母胎免疫排斥而应用免疫抑制剂 , 那么当免疫抑制遇上感冒,应该如何处理呢?
了解是何种感冒 监测体温变化,先化验血象,必要时化验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TORCH-IgM、分泌物涂片或培养、血培养和药敏试验等,了解是病毒感染(多由病毒引起)还是细菌感染,能了解到具体病原体和敏感抗生素更好,针对不同的感冒使用不同的药物 。
抑制强度决定是否停用免疫抑制剂 生物制剂如恩利、益赛普、强克等 , 其抑制免疫较强,建议暂时停用,或暂缓应用,直到感冒完全恢复,以后注射间隔可适当延长 。而对于口服的免疫抑制剂如羟氯喹等免疫抑制作用较弱,可不停用或不减量,而对于免疫抑制较强的药物如泼尼松、环孢素、他克莫司等,建议剂量降低或拉长间隔,尤其是近期有反复感冒的患者(提示免疫力降低) 。同时建议到医院就诊,检查自己的免疫功能 。
3一般性处理【保胎期间要注意什么 保胎期间怎么吃药】 不管是何种感冒或感染 , 患者均需要多休息、多喝水和服用一些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抵抗力 。平时注意常洗手,使用纸巾,用完马上丢掉;避免摸口、鼻、眼;擦净水龙头,避免洗手时交叉感染;经常开窗通风,避免去人多不通风的地方等 。

保胎期间要注意什么 保胎期间怎么吃药

文章插图
了解抗感冒药的成分和副作用 ?减充血剂
目前常用的是伪麻黄碱,能选择性收缩上呼吸道血管,对血压影响较小 。伪麻黄碱妊娠分级 C 级,对人类胎儿的影响尚缺乏足够的病例报道和可靠的对照研究,其化学结构提示本品可通过血胎屏障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对暴露于本品的胎儿,腹裂和小肠闭锁的发生率会提高约 4 倍 , 且吸烟会进一步增大这一风险 。孕早期和孕中期禁用 。妊娠期鼻充血可选择抗组胺药 。
?抗组胺药
普通感冒首选一代抗组胺药马来酸氯苯那敏,具有穿透血脑屏障、渗透入中枢神经细胞与组胺受体结合的能力,同时具有抗胆碱作用 , 有助于减少分泌物、减轻咳嗽症状 。氯苯那敏妊娠分级 B 级 。
二代抗组胺药氯雷他定妊娠分级 B 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对国家出生缺陷预防研究数据进行分析 , 在妊娠早期使用氯雷他定的母亲中 , 男性后代发生 2 度或 3 度尿道下裂的风险未发生升高 。近期丹麦研究也证实了上述结论 。因此,在妊娠期用于规定的适应症时,氯雷他定是安全的 。
二代抗组胺药西替利嗪妊娠分级 B 级,啮齿类妊娠动物研究结果显示是安全的 , 尽管使用的剂量高于临床应用剂量,未显示致畸性或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迹象 。
?镇咳药
常用的有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右美沙芬,周围性镇咳药如那可丁和苯丙哌林 。
可待因妊娠分级 C 级 , 易通过血胎屏障,啮齿类动物研究表明没有致畸作用,在低于母体中毒的剂量下会发生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有新生儿戒断综合征的报道 。
右美沙芬妊娠分级 C 级,尚无妊娠妇女使用该药的大量病例报道或严格对照研究 。右美沙芬在鸡胚模型中可致畸 。妊娠期前 3 个月禁止使用右美沙芬 。
?祛痰药
祛痰药常用的包括愈创木酚甘油醚、氨溴索、溴己新等,其中愈创木酚甘油醚是常用的复方感冒药成份 。愈创木酚甘油醚妊娠分级 C 级,妊娠前三个月内禁用愈创木酚甘油醚 。
氨溴索临床前试验及用于妊娠 28 周后的大量临床经验显示,对妊娠没有不良影响 。但在妊娠期间,特别是妊娠前三个月应慎用药物 。溴己新是氨溴索的前体药物,进入体内代谢为氨溴索发挥祛痰作用 , 孕妇慎用 。妊娠期化痰可选择氨溴索 。
?解热镇痛药
主要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妊娠分级 B 级,该药可以透过胎盘,可以用于妊娠的整个过程以镇痛和减少发热 。妊娠前 3 个月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
布洛芬妊娠分级 B 级,布洛芬与腹壁缺陷和室间隔缺损患病率增加相关 。孕前使用布洛芬可能增加自发流产的风险,妊娠晚期服用为 D 级 。
普通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 , 抗菌药物不能杀灭病毒,故不建议用抗菌药物治疗普通感冒,只有合并细菌感染时,才考虑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如果体温超过 38.5℃ 建议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注意多喝热水 , 避免出入人流密集的公共场合,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 。
5长期服抗免疫药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如长期服用环孢素的RSA患者 , 服用含解热镇痛药的感冒药时,可增加环孢素的肾毒性,而因细菌感染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尤其是红霉素)时,可致急性肾损害,应监测肾功能 。
注:FDA妊娠用药风险分级 A 级:妊娠妇女对照研究未显示妊娠期前 3 个月有对胎儿风险和(妊娠期后 3 个月无风险迹象),显示对胎儿伤害的可能性很低 。
B 级:动物生殖研究结果表明无胎儿风险 , 但是无妊娠妇女对照研究;或动物生殖研究结果显示的不良反应(除了生育能力下降),在妊娠期前 3 个月对照研究中未得到证实(并且妊娠期前 3 个月之后没有风险迹象) 。
C 级:动物研究结果显示有胎儿不良反应(致畸形、胚胎致死或其他),但是无妇女对照研究;或妇女和动物研究不适应 。只有对胎儿的潜在获益大于可能风险时,才能在妊娠期间用药 。
D 级:对人类胎儿风险有阳性迹象 , 但是即使具有风险,妊娠妇女用药也可能获益(例如:在危及生命或严重疾病的情况下,当不能使用更安全的药物或其他药物无效时,可以使用该类药物) 。
X 级:动物或人类研究表明胎儿异常 , 或根据人类经验或出生情况有胎儿风险迹象,妊娠妇女用药风险明显大于潜在获益 。妊娠或可能受孕妇女禁用此类药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