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观察治疗乙肝的效果

乙肝患者开始治疗后,如何观察治疗是否有效,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1观察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是否有所改善治疗前乙肝患者如果身体感到明显不适,肝炎症状突出,如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肝区疼痛、恶心、腹胀等,经过治疗后(一般需要几天或1~2周),患者自觉以上症状明显减轻 , 食欲增加 , 身体有劲,感觉良好,可以视为治疗有效 。另外乙肝患者体征,如黄疸(皮肤、眼睛、小便发黄等)、肝掌、蜘蛛痣等,治疗后有明显的减轻,也可视为治疗有效 。
2观察治疗后肝功系列指标是否有所改善治疗前乙肝患者肝功能明显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蛋白比值倒置、胆碱酯酶降低等 , 治疗后以上肝功系列指标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也可视为治疗有效,如果肝功恢复到正常状态 , 疗效可以判定为临床治愈 。
3观察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是否有所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病史较长者,肝脏组织或轻或重、或多或少都会发生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形成肝硬化的基础和桥梁,阻断肝纤维化的发展实际就是阻断了肝硬化的形成 。患者治疗前后都能够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对于肝脏实质的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的改善情况做出的判断最具有权威性和说明力 , 如果治疗前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为4级,治疗后降为2级,证明治疗有效 。如果患者不愿意做肝穿刺检查,可以通过抽血检查治疗前后的肝纤维化指标,来粗略判断肝纤维化的好转情况,肝纤维化指标包括:血清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单胺氧化酶等 。如果治疗后 , 这些指标的数值明显下降 , 也可视为治疗有效 。
4观察治疗后B超等影像学指标是否有所改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B超等影像学检查,会出现一些明显异常,如B超提示肝区回声增粗或有条索样改变,有结节感等,另外门静脉内径增宽、脾脏增大等,如果经过治疗,发现以上异常均有所好转,也可视为治疗有效 。
5观察治疗后乙肝病毒复制指标是否有所改善乙肝病毒复制指标是指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对于反复活动的慢性乙肝患者而言,病毒复制指标往往与病情的变化和发展有关,长期的病毒活跃复制是导致肝脏损害的始动因素,通过治疗,病毒的复制得到有效抑制,病毒数量减少,疾病的活动程度就会下降 。观察抗病毒治疗是否有效,主要是观察乙肝病毒e抗原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定量和定性检测的结果 , 有条件的大医院,可以进行以上两项指标的定量检测,如果治疗后,数值逐渐下降 , 提示治疗有效 , 没有定量条件的医院可以做定性分析 , 如果以上两项指标阴转,视为治疗有效 。由于目前尚无针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有效药物问世,抗病毒治疗效果不拿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作为评判对象 。
综上所述,观察乙肝治疗是否有效应该全面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各种情况 , 单一的结果改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真实的疗效取决于患者的主要症状、肝功检查指标、病毒复制标志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改善情况,疗效标准可定为基本治愈(显效)、好转(有效)及无效3种 。基本治愈的标准是:
(1)自觉症状消失(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不适等);
 ?。?)肝脾肿大稳定无变动或回缩,无叩痛或压痛;
(3)肝功能检查正常;
 ?。?)病毒复制标志消失(主要是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而HBsAg(表面抗原)仍可持续存在;
 ?。?)以上各项保持稳定1年以上 。
好转标准是:
 ?。?)主要症状消失;
 ?。?)肝脾肿大无变动 , 且无明显压痛或叩痛;
 ?。?)肝功能检查正常或轻微异常;
 ?。?)病毒复制标志水平降低(滴度较低或P/N值降低)综上所述,长期保持肝功稳定,是判断疗效的重要依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