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乙肝的秘方-益气解毒汤

益气解毒汤
【方源】
《益气解毒汤治疗乙型肝炎48例》[许斌.陕西中医,2003,24(1):57] 。
【组成】
板蓝根、山豆根、五味子、黄芩、黄连、猪苓、甘草、白术、茯苓、柴胡各15g , 党参30g,丹参、黄芪各45g 。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半年为1个疗程,禁烟酒 。
【功效】
益气活血 , 清热解毒 。主治乙型肝炎 。
【验案】
杨某,男,27岁,中学教师 。1999年7月15日初诊 。
主诉:胸胁胀痛,乏力 , 纳差3年余 。
病史:患者3年前自觉乏力,纳差,时有胸胁胀痛不适 , 经县防疫站普查发现肝功能异常,随后又在我院复诊,结果:ALT 68U/L,HBsAg(+),HBeAg(+)、抗-HBc(+) 。经多方治疗无效 。近日病情加重,遂来诊 。
检查:头昏,乏力困倦 , 纳差 , 口苦,胸胁胀痛不适,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细 。肝功能:TTT 8U,碘试验(+),ALT 87U/L 。乙肝五项:HBsAg(+) , HBeAg(+) , 抗-HBc(+) 。B超:肝实质回声光点密粗 。
中医诊断:胁痛(气虚,热毒内伏) 。
西医诊断:慢性乙型肝炎 。
治则:益气,活血,清热解毒 。
方药:益气解毒汤加减 。
二诊:治疗1个疗程后 , 临床症状消失 , 肝功能恢复正常 , B超提示肝、脾无异常 。乙肝五项:HBsAg、HBeAg、抗-HBc均转阴,抗-HBs、抗-HBe阳性 。继续用上方加减 。
三诊:治疗2个月,以巩固疗效 。1年后复查,唯抗-HBs(+),其余检查均无异常,病愈 。
【按语】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补气类药物黄芪、党参等能防止肝糖原减少,促进组织细胞对乙肝病毒诱生干扰素 , 抑制病毒复制;白术、茯苓等能增加白蛋白;柴胡、甘草、五味子等能抑制肝损害,改善肝功能;丹参等活血化瘀类药物能改善肝组织供血,对损伤的肝细胞有修复作用;板蓝根、山豆根、黄芩、黄连等清热解毒类药物,除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外,也有调节免疫及保肝作用 。将有效药物共拟于一方,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复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