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漏中医辩证治疗

肾虚型胎漏主要证候:妊娠期阴道少量下血,色淡质?。?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滑无力 。
证候分析:肾气虚冲任不固 , 血海不藏,故孕后阴道少量下血,色淡质稀;肾虚髓海不足,则头晕耳鸣 , 腰膝酸软;肾虚气化失常,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 。舌淡,苔白,脉沉滑无力,为肾虚之征 。
治疗法则:补肾固冲 , 止血安胎 。
方药举例: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加艾叶炭 。
方药组成: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
药方药性分析:方中菟丝子补肾益精安胎;桑寄生、续断固肾壮腰以系胎;阿胶、艾叶炭养血止血安胎 。全方重在补益肾气,固摄冲任,肾气足则冲任固而胎漏自止 。兼气虚下坠甚者,酌加党参、黄芪益气安胎 。

胎漏中医辩证治疗

文章插图
2气虚型胎漏主要证候:妊娠期阴道少量下血 , 色淡红 , 质稀?。?神疲肢倦,气短懒言,面色胱白,舌淡,苔薄白,脉滑无力 。
证候分析:气虚冲任不固,摄血无力,因而阴道不时少量下血;气虚火衰不能化血为赤,故血色淡红而质稀薄;气虚中阳不振,故神疲肢倦,气短懒言;气虚阳气不布 , 故面色觥白 。舌淡 , 苔薄白 , 脉滑无力 , 为气虚之征 。
治疗法则:益气养血,固冲止血 。
方药举例:固下益气汤(《临证指南医案》) 。
方药组成:人参、白术、熟地、阿胶、白芍、炙甘草、砂仁、艾叶炭
药方药性分析:方中人参、白术、炙甘草补中益气,固摄冲任;熟地、白芍补血以濡养胎元;阿胶、艾叶炭养血止血安胎;砂仁理气安胎,且使补而不滞 。全方有益气养血 , 固冲止血之效 。

胎漏中医辩证治疗

文章插图
3血热型胎漏主要证候:妊娠期,阴道下血 , 色深红或鲜红,质稠,心烦少寐,口渴饮冷,溲黄便结,面红唇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
证候分析:邪热内盛,热扰冲任 , 迫血妄行,故阴道下血而色深红或鲜红,质稠;热扰心神,故心烦少寐;热伤津液,故口渴饮冷,溲黄便结;热邪上扰,故面红唇赤 。舌红,苔黄,脉滑数,也为邪热内盛之征 。
治疗法则: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
方药举例:加味阿胶汤(《医宗金鉴》)去当归 。
方药组成:阿胶、艾叶、生地、白芍、当归、杜仲、白术、黑栀子、侧柏叶、黄芩 。
药方药性分析:方中黑栀子、侧柏叶、黄芩清热止血安胎;生地、白芍养血凉血安胎;杜仲、白术补肾健脾以固胎;阿胶、艾叶养血止血安胎 。全方有清热凉血,止血安胎之效 。
【胎漏中医辩证治疗】
胎漏中医辩证治疗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