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很矮,生出来的孩子能长得高吗?

“遗传”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东西,孩子就像父母的“改装拼接版” , 在孩子身上 , 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在相亲时,男女也会考虑对方的外形因素,比如会看对方是否漂亮,以期未来的孩子更漂亮;个子矮的希望找个子高的对象,以改变自己家族矮个的遗传基因 。但遗传也不是万能的 。以身高为例,遗传并不能完全决定孩子的身高,后天因素即使只有三成的影响,把握好还是能改变较多 。

父母都很矮,生出来的孩子能长得高吗?

文章插图

从遗传来推测身高:不靠谱
遗传学家称,身高70%和遗传有关 。在人类的DNA中 , 总有一些随机分布的基因决定着人的身高,我们姑且统称为“高”基因 。每个人所拥有“高”基因的数量是不同的,越多 , 就越有机会使个子长得高,其后代也就有更大的概率遗传到更多的“高”基因,从而在先天条件上“高”人一等 。
在生育过程中,父母各自只有一半的基因会传给子代,由于“高”基因的随机分布 , 这一半基因,带有太多的偶然 。
虽然更多的是平等组合,孩子继承了父母双方的特点,但有可能是高高组合、孩子更高,也有可能是矮矮组合、孩子更矮 。
如此看来,从遗传来推测身高也有不靠谱的时候 。
骨龄预测长高潜力:有道理
骨龄和年龄不是一回事 。骨龄是生物年龄,与生长密切相关,常用来评价人生长发育的成熟状态,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孩子是否还有长高的潜力 。
骨龄是人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程度的标志 。由于每一个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 受遗传、营养、体育锻炼、疾病等等因素的影响,发育的速度并不一定和日历年龄完全一致 。有的人发育提前 , 骨龄会大于生活年龄;也有的骨龄小于生活年龄 。
习惯上将“骨龄减生活年龄的差值在±1岁以内”的称为发育正常 。
骨龄减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提前,即常说的“早熟” 。
骨龄减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落后,即“晚熟” 。
不过,很多时候骨龄的异常,常常是儿科某些内分泌疾病所表现的一个方面 。许多疾病将影响骨骼发育,或使其提前或使其落后 , 如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或肿瘤、Alreb-ert综合征、性早熟、甲亢、卵巢颗粒细胞瘤等将导致骨龄提前;而卵巢发育不全、软骨发育不全、甲低等将导致骨龄明显落后 。
2岁前+青春期:长高的黄金时段
2岁前和青春期,这两个长高的黄金时段,把握得好 , 可以把30%的后天影响因素发挥得酣畅淋漓 。
孩子在母体内快速成长10个月,出生时身高大约50厘米,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身高与妈妈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而之后的第一年孩子以惊人的速度成长1.5倍 , 即长高25厘米,身高变成75厘米 。之后的一年中大约生长12~13厘米,变成88厘米的身高 。这是一生中最快速的成长期,称为第一成长期 。这段时间的身高与生长激素关系较小,而与均衡的营养和良好的睡眠密切相关 。
此后一直到青春期,主宰身高的是体内的生长激素 。进入出现第二性征的青春期,再次出现快速成长,身高的增长则由生长激素和性激素同时起作用 。一般来说,男孩子平均在11~13岁进入青春期,女孩则平均在9~11岁 , 这时每年可以成长8~10厘米 。男性平均在20岁 , 女性平均在18岁前达到成人身高 。
营养均衡:长高的一大法宝
营养物质是砌成孩子身高增长的首要“砖瓦” 。在长高过程中,保证供给质优量足的营养,并使维生素和矿物质(钙、磷、锌等)平衡非常重要 。特别是蛋白质 。
蛋白质不仅是人体的“建筑材料”,而且是参与人体重要生理活动的酶、激素、血红蛋白、肌纤凝蛋白以及构成人体支架的胶原蛋白的重要物质 。在植物中,以大豆类蛋白质含量最高,质量最优(大豆蛋白) , 芝麻、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干果类食物中的含量也不低 , 也可以多吃些 。不过,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单一的植物蛋白并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特别是长高所需的营养物质,也必须重视动物性蛋白,建议适量多吃些瘦肉、鱼、虾、禽蛋、牛奶等 。
不过营养过剩,反而会影响身高 。钟情于洋快餐、碳酸饮料等高热量食物,容易引发肥胖和性早熟,导致骨骺在生长发育期提早闭合,不再生长 。
睡眠+运动:为增高添砖加瓦
人在青春期,身高会出现快速成长,由生长激素和性激素同时起作用 。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肌肉、结缔组织和内脏的生长发育,其分泌有其明显的规律性,即白天分泌较少,夜晚睡眠时分泌较多 。深睡一小时以后逐渐进入高峰,一般在22时至凌晨1时为分泌的高峰期 。生长激素分泌过少,极有可能造成身材矮小 。如果睡得太晚,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身高就会受到影响 。
后天因素,最积极而又有效莫过于体育运动 。体育锻炼所以能促使身材长高,一是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二是加强了骨细胞的血液供应,有利于提高骺软骨的增殖能力;三是对骺软骨的增殖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运动以后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加,但是像举重、杠铃、铅球、铁饼、体操等负重训练对身高却有负影响,而像摸高练习、上体前引、跳绳、游泳等训练会增加关节、韧带的柔韧性,有助于身高发育 。
服用一些药物可以促进身高,但是很多药物中都含有激素,这些激素有可能会使孩子过早的成熟,骨骼停止发育,因此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
总的来说,拥有再好的遗传基因,后天助力不够,个子也不会长高;即使遗传了矮个子基因,后天也可以弥补不足 。均衡的营养、合理的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因素总是和身高密切相关 。
【父母都很矮,生出来的孩子能长得高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