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遗传,究竟是真是假?

听说多囊卵巢会遗传是真的么?多囊卵巢究竟会不会遗传呢?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仍不明确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囊遗传,究竟是真是假?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以慢性无排卵(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妇女体内男性激素产生过剩)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和/或痤疮 , 是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 。研究发现,在PCOS女性的直系亲属中其母亲和姐妹的PCOS患病率远高于一般人群的发病率 。那么,PCOS究竟是不是带有遗传因素呢?
影响多囊的方式 1. 遗传因素
目前研究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有种族的倾向性、家族聚集性和孪生相似性 。不过虽然家族发病率高于人群发病率,但其发病都以一定的环境条件为诱因 。遗传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各异 , 通常是若干基因微效作用的累加效应 。另外,家族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可能是由共同的生活环境或生活习惯(如饮食结构、作息规律)引起的 。
2. 环境因素
子宫内激素环境可能会影响成年后个体的内分泌状态 。动物模型研究提示,从胎儿发育到青春期卵巢开始发育的任一时期暴露于过高的雄激素环境 , 可导致PCOS发生 。由此推测人类PCOS表型是由胚胎时期卵巢雄激素分泌过高的遗传易感性造成的 。
此外,孕期高脂低纤维饮食、久坐、吸烟、饮酒等,都可能导致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小于孕周 。这些婴儿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日后易患高血压、糖耐量异常、肾上腺轴功能亢进、功能性雄激素增高和PCOS 。
3. 肥胖和饮食
PCOS的发生率和病理生理表型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可能与妇女饮食、锻炼、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相关 。饮食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会影响PCOS,高脂低纤维素饮食与雄激素水平相关 。肥胖能够通过加重PCOS女性原有的胰岛素抵抗促进PCOS的发生 。

多囊遗传,究竟是真是假?

文章插图
如何提早预防多囊? 1. 日常调理
1)健康的性生活:采取避孕措施,避免多次流产手术 , 也应避免长期服用避孕药 。
2)保持好的心情:稳定情绪,注意自我调整,保持乐观情绪、心情舒畅,避免暴怒、抑郁、过度紧张和长期焦虑 。
3)坚持锻炼身体:适当运动有利于内分泌协调 。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同时也可以适当控制体重,可以预防多囊卵巢 。注意劳逸结合 ,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
4)注意饮食平衡:饮食宜清淡 , 并富含足够的营养 , 纠正偏食及不正常的饮食习惯,不宜食用刺激性、海产品等 。多囊卵综合征患者益食牛奶、菠菜、山药、白菜、油菜、香菇、瘦肉、鸡蛋、鲫鱼、苹果、鸭梨、大枣、花生等 。
5)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若存在多囊疑似症状应及时治疗 。
6)环境调摄: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 。
2. 如果有怀孕的意向,首先要做备孕准备
比如先把血糖、胰岛素、血脂等代谢指标,以及激素水平等先控制好,避免胎儿处于宫内高雄激素状态 。
3. 在妊娠阶段要合理饮食,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证胎儿的摄入合理营养与正常发育 , 避免出现胎儿超重、过大等现象 。
4. 在分娩后 , 也应注意孩子生活方式的调整
【多囊遗传,究竟是真是假?】 注意控制孩子的正常体重 , 避免接触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