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人们在生活当中经常会出现细菌感染的现象,感染的部位不同 , 出现的病症也就不一样,因此导致出现很多细菌感染型病症,比如细菌感染性口炎,细菌性阴道炎,细菌性肠炎,细菌性皮肤病等等,不同的疾病虽然都是细菌感染,但治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一起来看一看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都是什么吧!
小儿细菌感染性口炎:
1、消炎控制感染 可给予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 。最好做药物敏感实验,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 。
2、一般治疗 患者要多休息 , 多饮水,适当补充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 。
3、中药 可选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方药可选用银翘散、导赤丹、清胃散和清瘟败毒饮等 。
4、局部用药 口腔局部止痛用1%普鲁卡因饭前含漱,或涂含有麻药的溃疡膏 。控制感染可用0、1%依沙吖啶(雷夫奴尔),0、05%氯己定(洗必泰)漱口液,口泰漱口液含漱,4~5次/d , 每次5~6min 。局部可用溃疡散,养阴生肌散促进溃疡愈合 。
细菌性阴道炎:
中药治疗:
1、湿热下注: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 , 阴中潮红、灼热、肿痛 , 尿赤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方药:猪苓、茯苓、赤芍、丹皮各15克,泽泻、黄柏、栀子、白果、车前子(包)各10克 , 生甘草6克 。
2、湿浊下注: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有腥味,阴中下坠肿胀,腹胀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濡 。治法:健脾利湿止带方药:党参、苍术、白术、茯苓、山药、生苡仁各15克,陈皮、欠实各10克 。
3、肝郁脾虚:带下量多 , 色黄白,质稠 , 或腥臭,阴中灼热坠胀 , 心烦口苦 , 体倦乏力,纳差便溏,舌质红、苔薄腻 , 脉弦细 。治法:疏肝清热 , 健脾利湿 。方药:丹皮、白芍、白术、茯苓、生苡仁各15克,柴胡、栀子、泽泻、黑芥穗、车前子(包)各Io克,生甘草6克 。
细菌性肠炎:
1、可用抗生素 , 阿莫西林,青霉素等 。在用药前要到医院做大便常规化验,细菌培养,以便根据生长细菌的种类选用恰当的抗生素 。内服大蒜素 , 地锦草 。
2、轻度脱水而且呕吐不重者 , 可口服补液 , WHO推荐的口服液配方为氯化钠,碳酸氢钠,氯化钾,葡萄糖或蔗糖,加水 。脱水或呕吐较重者 , 可静脉输入生理盐水、等渗碳酸氢钠和氯化钾溶液以及葡萄糖 。
3、恢复期口服肠粘膜保护剂(思密达)与微生态调节剂(培菲康),可加速控制腹泻 。
细菌性皮肤?。?
1、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
2、口腔因有糜烂,小朋友吃东西困难时,可以吃易消化的食物 , 饭后漱口 。
3、局部可以涂金霉素眼药膏、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
4、可以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等 。
5、若伴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该病一般1—2个星期可以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它也不是终身免疫,即以后还可以感染发病 。
【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出现细菌感染的时候 , 应该及时到医院找医生进行检查治疗,自己不要随意乱用药,不同的细菌感染病症是不一样的,需要用的药物也是不相同的,当然在平时一定要注意提前预防细菌感染,在饭前一定要注意洗手,饭后要及时漱口,从生活的细节方面进行预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