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一数农村结婚的那些奇葩习俗

农村人结婚有哪些奇葩的习俗呢?结婚是人一生中比较重要的事情,那么,你知道结婚注意事项有哪些吗?传统的结婚习俗有什么呢?对于结婚吉日选择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农村人是怎么结婚的吧!>>>羞 女人竟为这事才和男人结婚
数一数农村结婚的那些奇葩习俗
结婚,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大事,关系到人一生的幸福美满与否 。从古到今 , 家乡结婚风俗习惯,历来都是特别重视讲究的 。夫妻恩爱,子孙昌盛 , 生活美满是人们长期梦寐以求的共同愿望 。千百年来,人们把祝福的生活愿望与信仰的习俗心理揉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婚姻习俗 。
虽然不同民族 , 不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但人们对新人的祝福应该是一样的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某些农村至今保存的种种婚姻习俗 。
1、男方父母带小红帽(斗) 。
2、新娘新郎要给父母叩首,父母也要给新娘新郎说两句话 。
3、新娘的穿着很有讲究,必须是红鞋 。
4、以前都是用轿子接新娘的,现在改成了汽车 。
5、老家有个习俗,就是说一家人要是办婚礼,全村人都要到场 。村子里男女老少都有份,都要凑热闹 。放炮当然是孩子最喜欢的节目 。
6、在农村,收礼单是这样的,传统的农村婚礼少不了收礼这个最为重要的议程,主人家要摆一张桌子,然后铺一块红布,还要一本礼簿,用来写名字的,不像现在名字都放在红包上了,里面装了多少钱,要等拆开才知道,当然为了避免一些问题,收礼钱的一般不是主人家,都是委托村里的其他人,收好清点准了,交个主人家就行了 , 我们称之为挂礼,给了钱说上自己的名字 。
7、儿子结婚 , 邻居往父母脸上抹黑灰 。
8、上车礼和下车礼都要有专人背 。
9、吃酒席,菜品很丰盛,以肉食为主 。
传统农村结婚习俗
近年来,一些中国式婚礼陋习愈演愈烈,使喜庆的婚礼成了一场场闹剧 , 甚至悲剧 。“闹洞房”在文化传统上有它的积极的一面,但追求低俗趣味却往往使庄严的婚礼成为一种丑陋的表演 。
闹洞房
传统习俗中,在新婚之夜,专门邀请几个男童与新郎、新娘同挤一床 , 寓意是早生贵子,传宗接代 。时至今日,“压床”之风没改,而“压床人”却由男童变成了大男人 。
在中国不少地方,结婚时一定要闹洞房 。中国人闹洞房习俗看似简单 , 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影响力,从影响的范围来说,可谓遍及全国各地;从存在的时间来看,则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直到近现代仍然相当流行 。
归根结底,中国式婚礼陋习的根源在于农村许多地方物质、文化依旧匮乏很多 。综合媒体报道 , 我们不难发现婚礼陋习不局限在一些地区,而是全国各地都有的一种存在,尤其在农村地区更为常见 。
6月2日,在山东淄博张店城区,一伙年轻男子几乎脱光了新郎的衣服,将其绑在路中间一根信号灯杆上 , 还将鸡蛋、蛋糕丢向新郎,留下了一地垃圾 。
6月2日晚,陕西榆林市某小区,白天刚办完婚礼的男子蔡某从6楼坠亡 , 据其亲属讲,新郎是在躲避朋友们闹洞房时不幸发生了意外 。
在一些地区,一直以来的传统是迎亲客要灌醉“送亲客” , 所以很多“送亲客”苦不堪言 。不仅“送亲客”要被灌酒,婚宴上男宾桌席灌酒现象更是普遍,婚礼上饮酒本是为了增加喜庆气氛 , 但强行灌醉宾客不仅有碍酒席的文明有礼,而且酒后驾驶很易酿成悲剧 。2013年1月,浙江松阳一名新郎在婚礼当天未挡住亲友灌酒 , 终因醉酒身亡,酿成悲剧 。
一些婚礼中对新娘、伴娘动手动脚,甚至到了非礼的地步,导致不少地方找人做伴娘成了巨大的难题,无论是平时多么好的亲朋还是同事、同学,都坚决不愿意做伴娘 。
给新郎头上戴上锥筒形状的绿帽,满脸油彩 , 身穿女性内衣,脖子上系一条夸张的白领带 。将钱用彩带串起来挂到新娘脖子上,称为“披红” 。本来为了活跃洞房氛围的小活动在很多地区渐渐变了味,成为了对新人的折磨 。甚至有新郎新娘身上被扔了一斤多鸡蛋 , 婚礼差点没进行下去 。
主要表现在对男方父母进行各种惊世骇俗的打扮,如满脸涂上煤灰、鞋油或牙膏等扮丑角等 。更有甚者,将鞭炮挂在公公身上,等男宾们争抢点燃后,拖着四处走场 。前段时间 , 发生在郑州的一幕引发网友热议:新郎站在婚车里,用粗麻绳牵着爹娘,而新郎的父亲赤裸着满布涂鸦的上身,光着脚,带着同样脸上布满涂鸦的新郎母亲,走在前面 。
“闹洞房”在文化传统上有它的积极的一面,但追求低俗趣味却往往使庄严的婚礼成为一种丑陋的表演 。如出一些俗不可耐的谜语 , 硬要新郎、新娘猜,猜对了还要解释什么意思 。网上还有“最新招闹洞房二十八式”和“现代闹洞房七法”等婚礼整人招式集合,越“玩”越过分,往往带有明显的暗示,对在场的未成年人有很不好的影响 。
传统习俗中 , 在新婚之夜,专门邀请几个男童与新郎、新娘同挤一床,寓意是早生贵子,传宗接代 。时至今日,“压床”之风没改 , 而“压床人”却由男童变成了大男人 。几名成年男子在婚床上推推搡搡,难免会碰到新娘,如果婚礼在夏天举行,情况可想而知 。更有甚者,几个成年男子整夜霸占婚床,甚至将婚床压塌 。这些行为 , 让宾主双方不欢而散 。
“打夯”就是参与闹房的几个人合力把新郎新娘或者伴娘抱起来,升到一定高度,然后一齐松手使被抬起的人从空中摔下,因为下面一般是席梦思床 , 床垫的弹力特别强,所以一般说来不会对人造成伤害,但有时闹房的人为了增加喜庆气氛,往往抛接的幅度比较大,容易使被抬起的人受伤 。
归根结底,中国式婚礼陋习的根源在于农村许多地方物质、文化依旧匮乏很多 。综合媒体报道 , 我们不难发现婚礼陋习不局限在一些地区 , 而是全国各地都有的一种存在,尤其在农村地区更为常见 。农村地区匮乏的物质、文化现状,使得人们将庸俗的婚庆内容作为少有的乐趣,形成愈演愈烈之势 。
如同对待农村丧事中出现的葬礼艳舞一样 , 中国式婚礼陋习并不是简单的一纸禁令就能解决问题 。婚礼陋习的参与者往往都将之视为农村文化娱乐的一部分,并非有意“作恶” 。所以,政府和社会应当更重视精神文化建设,让精神生活匮乏的人群有更多更便利的文化选择 。在吃饱穿暖之外,普通百姓也必然有着更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期待 。
回门
回门又称“归宁” , 亦即“回娘家” 。旧时汉民族婚姻风俗 。即女儿偕女婿回女家认门拜亲 。结婚回门的时间各地不一,古时是结婚第三日、第六日或七、八、九日,也有满月回门省亲的 。
春秋时期就有回门之俗,后代沿袭至今 。由于“回门”是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故称“双回门”,取成双成对的吉祥意 。
回门时,旧俗规定新娘走在前面,返回男家时,新郎走在前面 。因为这次回门是女儿新嫁后第一次回娘家,有的又称“走头趟” 。在“双回门”后,一般不准在岳家过宿 , 必须当日返回男家 , 因为旧时有新婚一个月内不空房的风俗 。
此时的新女婿还要献给岳父母”回门礼”、”回门钱”,并根据各地不同,带上不同的礼品 。有的带一只公鸡,取”吉祥如意”之意;有的带上些肉、鸡蛋、面等礼品 。
而更常见的还是奉橘子、苹果、香蕉、酒等,样式多不固定,但切忌回门礼为单,必须是双数,意为夫妻成双,合好百年,单数则不吉利 。一般,新人结婚回门时,女家皆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 。女亲家广设华宴,款待新婿,这就是回门宴 。
新娘结婚当天注意事项
1、良辰吉日的选择
对怀孕新娘来说,四月份左右是举行婚礼的最佳时段,这个时候不管是宝宝还是妈妈的身体状况都很稳定,在此时办婚礼不会容易发生意外 。而这个时段宝宝的生长也不会太过影响妈妈的身材,这样就方便制定婚纱新娘也可以华丽的出场 。
【数一数农村结婚的那些奇葩习俗】2、选择轻盈材质的婚纱
一般的婚纱款式都是上身紧身型:束腰、束胸、蓬蓬裙 , 不过有孕新娘的婚纱和礼服就尽量不要选那些低腰或多缎带蕾丝束腰的复杂式样了,拖尾太长的婚纱更是不可,以免新娘会不小心被绊倒 。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你知道农村人结婚有哪些习俗了吗?结婚本来就是一件喜事,在农村更是这样,农村人的婚礼一般都要大操大办,历时三天,比较热闹,而现在很少有人这么做了,都是一天解决所有的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