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追求完美反而更容易出错


过于追求完美反而更容易出错

文章插图
【过于追求完美反而更容易出错】 过于追求完美反而更容易出错
“完美主义是一种流行病” 。诚然,加快的社会节奏让人更加精益求精,但过度的完美主义却会弄巧成拙 , 让人焦虑沮丧而又难登成功之巅 。一方面 , 瞬息万变的时代困扰着家长们,让他们给子女的成功施加了更大压力,通过口头语言、叹气、沉默和皱眉等方式塑造出具有完美主义性格的后代 。
另一方面 , 这种个性反而让人僵化,失去了适应多变世界的灵活性,对不确定的事物容易焦虑 。
首先,完美主义者给自己定的标准往往高不可攀,因此注定收获无情的挫折,甚至沉浸在失败前的担惊受怕和失败后的悲观丧气中 。
第二,高标准的人并不都是完美主义者 , 完美主义的关键在于过分担心出错,认为任何一次表现都是自己能力和形象的全部体现 。“哪怕遇到地震也绝不会不化妆就跑出去”,他们想方设法回避或掩盖错误,也因此很难从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中得到成长和提高,比如一些运动员在上升时期就早早结束运动生涯 。其实,越怕出错就越容易出错,心理学研究证明 , 过强动机会让运动员动作变形、学生记忆力下降 。
第三,担心出错还可能演变成对自己行为的怀疑、不确定感,从而重复无意义的动作、反复检查 , 这些都是强迫症和广泛性焦虑的重要症状 。
另外,完美主义者还跟周围人过不去 。完美主义者通常先入为主地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能干,因此对人际交往感到厌倦,对他人和社会容易挑剔、仇视甚至攻击 。古代诗人屈原的一生就颇具完美主义的悲情色彩,他“怀瑾握瑜”,不屑与市井大夫为伍,“举世皆浊我独清”,最后对外界完全绝望 , 只得怀石沉江 。
其实,“完美”并不等于“优秀”:前者是懊丧不成功,后者是享受成功 。如果“完美”已经成为你的束缚 , 记得常常温习不完美的好处 。首先,转移注意力 。在追求“最好”疲惫不堪时暂停一下,看场电影、打场球,再重新审视快乐的真正所在 。其次,故意犯错误 。一向妆容完美的你可以试一次素面朝天出门:别人嘲笑你了吗?小看你了吗?新的感觉会给你新的思路 。
重新评估自我能力调整心态
沈家宏表示,完美主义是一种自我强求,是对一种不可能达到的境界的强求 。它永远只追求结果,而全然不在乎过程 。所以完美主义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就是为了结果而没完没了地自我折磨 。以下提供四条调整的建议,提供给追求完美者参考:
一、重新审视和评估自己的能力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我们不是万能的上帝,所以要允许自己有所不能,有所不为 。对能力之内的事就全力改变它,对能力之外的事就全然接受它,如此我们的内心才能获得平安和快乐 。
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病态的完美主义追求最好,合理的完美主义是追求更好 。如何区别两者,前者的目标是现实的 , 可以达到的,而且只要达到了目标他就会满足着并快乐着 , 他既重视目标的达成,也重视过程;而病态的完美主义的目标是不现实的,是无法实现的,而且在他要达到其中的一个目标之后,立刻又会出现一个新的更高的目标 , 所以他永远不会满足 。追求完美就等于追求死亡,因为一旦我们要求完美,我们就不可能再有进步和成长的空间 。
三、重新认识缺憾、失败和瑕疵 。完美主义实质上是对自我的不接纳,不允许自己有阴影,只能有光明面 , 好的一面,优秀的一面 。其目的是成为让自己变得更理想,更强大 , 有一个美好的自我形象 。其实我们会看到追求完美本身已让我们自己变成了不完美,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缺陷,会让我们陷入一个无法解脱的悖论 。解决完美主义要从提高自信开始,而自我接受尤其是接受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便是自信的开始 。在另外一种意义上,不完美可能才是真正的完美 。
四、追寻自我强求的源头 。我们不可能都成为英雄,其实英雄也是凡人 。完美主义在追求一种英雄式的生活 。让自己时时强大,事事胜利 。当然这样的强求也非天生的 , 我们所有的自我强求大都源自早年父母对我们的强求 。所以要彻底铲除完美主义可能要从接受他人开始,更重要的是接受我们的父母开始 。当我们能接受自己的父母时,我们就能接受自己,当我们接受了自己 , 便没有了自我强求的土壤,没有了土壤完美主义就会枯萎灭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