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哪几种情况不宜哺乳

对于新妈妈来说,都希望让自己的宝宝能吃上母乳,但往往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不宜哺乳,下面 , 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产后哪几种情况下不宜哺乳,希望新妈妈们能谨记在心 。

产后哪几种情况不宜哺乳

文章插图
产后哪几种情况不宜哺乳
1、患有严重乳头皲裂和乳腺炎时
妈妈患有严重乳头皲裂和乳腺炎等疾病时,应暂停哺乳,及时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但可以把母乳挤出喂哺宝宝 。
2、患传染病时
妈妈患有严重传染病时不能喂奶,以防传染给宝宝 。如妈妈患有肝炎、肺病时,就必须停止母乳喂养 。
3、进行放射性碘治疗
由于碘能进入乳汁,有损宝宝甲状腺的功能,应该暂时停止哺乳 , 待疗程结束后,检验乳汁中放射性物质的水平 , 达到正常后可以继续喂奶 。
4、运动后
人在运动中体内会产生乳酸,乳酸滞留于血液中会使乳汁变味,宝宝不爱吃 。据测试,一般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即可产生此现象 。故肩负哺乳重任的妈妈,只宜从事一些“温和”运动 , 运动结束后先休息一会儿再喂奶 。
5、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或农药
有害物质可通过乳汁使婴儿中毒,故哺乳期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及远离有害环境 。如已接触者,必须停止哺乳 。
【产后哪几种情况不宜哺乳】6、服药期间
妈妈患病(如感冒、发烧等)不得不服用药物时 , 应停止哺乳,待病愈停药后再喂 。但应注意每天按喂哺时间把奶挤出,保证每天泌乳在3次以上 。挤出的母乳也不要再喂给宝宝吃,以免其中的药物成分给宝宝带来不良影响 。
7、患有消耗性疾病时
如患心脏病、肾病、糖尿病的妈妈,可根据医生的诊断决定是否可授乳 。一般情况下,患有上述疾病但能够分娩的妈妈,就能够哺乳,但要注意营养和休息 , 根据身体情况适当缩短母乳喂养的时间 。
妈妈们怎样喂养宝宝使宝宝健康成长?以上是妈妈们喂养宝宝的哺乳的建议,希望对新妈妈们喂养自己宝宝时一个好的提醒 。以上的建议希望可以帮到困惑的妈妈们 。
亲亲宝贝小编友情提醒:乳母给婴儿喂奶时应注意自己的情绪!
美国生物学专家发现,人在不同情绪下呼出的气体,其中所含的物质完全不同 。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体在变成液体时是无色、无杂质、清澈、透明的,而情绪不良时,如发怒时呼出的气体在变成液体时里面含有白色的沉淀 。研究专家认为,处在不良情绪中时,人的血液中一些物质成分就会发生改变,可能会生成某种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毒素 , 包括乳汁中也含有 。这些毒素进入婴儿体内 , 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给婴儿喂奶时乳母要注意保持平静和良好的心情,与婴儿多交流,千万不可在生气或盛怒之下给婴儿喂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