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可控核裂变无法代替可控核聚变

【为什么可控核裂变无法代替可控核聚变】
可控核聚变还在研究中,并没有实现 。要实现它是非常困难的 。可控核裂变已经实现了 。但是裂变材料在地球上是稀有金属 。所以可控核裂变可能几百年就没有 。各有各的优势,一个造价成本低,一个原料成本低 。不受控的核聚变就是氢弹,这个已经没问题了 。但受控的核聚变还不行 。有两个原因 。一是聚变反应的速率无法控制 。核电站是受控核裂变反应 。反应速率靠控制反应时产生的中子数量来实现 。想让反应进行得快一点,就把中子吸收剂抽出来一点,中子多了,反应速率就加快了 。想让反应进行得慢一点 , 就把中子吸收剂多放进去一些,中子少了,反应就进行得慢了 。当把中子吸收剂完全放进去时,所有中子都被吸收了,裂变反应就基本中止了 。但聚变反应就不一样 。聚变反应需要极高的温度和极大的物质密度 。一旦达到反应条件,靠什么来控制反应速率呢?既要保持上千万度的反应温度 , 又要只让一部分氢核相互反应,另外大部分氢核不反应,现在还没办法 。二是找不到放置核聚变反应的容器 。聚变反应需要上千万度的反应温度,又要保持极高的物质密度,而且一旦反应开始进行,产生的能力会使内部压力急剧升高 。那把聚变反应放在哪里进行呢?有什么东西能把正在反应的氢燃烧装进去,既能在上千万度的温度下不熔化,又能承受反应时内部巨大的压力呢?至少在现在,还找不出这样的材料 。有人设想用极强的电磁能把反应限制在一定的体积内 , 但目前还实现不了 。所以,目前受控核裂变反应还无法实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