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床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

  • 蛇床的形态特征
  • 蛇床的生长范围
  • 蛇床的药材鉴别
  • 蛇床的功效与作用
  • 蛇床的用法用量
  • 蛇床的用药禁忌
  • 蛇床的附方
说起蛇床这个问题 , 并不是我们简单认为上的蛇睡过的床哦 , 它是一种中药物质 , 在补肾、治疗腰酸、白带多、湿寒等情况方面有很好效果的中药材 。蛇床别名又叫蛇床子、五珠子、菟丝子等等 , 下面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关于蛇床的药用特点 , 以及它的鉴别使用上的一些问题 , 具体都有哪些呢?
蛇床的功效与作用
蛇床的形态特征
1.茎
一年生草本 , 高30一80厘米 , 茎直立 , 通常单一 , 上部分枝 , 具纵棱 , 被微短硬毛 , 下部有时带暗紫色 。
2.叶
叶基生叶花期早枯萎 , 茎生叶通常无柄 , 具白色膜质边缘的长叶鞘;叶片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 , 二至三回三出式羽状分裂;一回羽片三角状卵形 , 有柄 , 远离;二回羽片具短柄或近无柄;最终裂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 , 长2一10毫米 , 宽1一2毫米 , 先端锐尖 , 两面沿脉及边缘被微短硬毛 。
3.花
复伞形花序顶生和腋生 , 直径3—5厘米;伞辐10—30 , 不等长 , 长10—15毫米 , 总苞片9一12 , 狭条形 , 长4—8毫米;小伞形花序直径5一l0毫米 , 具10—20朵花 , 花梗长l一2.5米;小总苞片10一14 , 条状锥形 , 长于花梗;无萼齿;花瓣白色 。双悬果宽椭圆形 , 背部略扁平 , 长约2毫米 , 宽约1.8毫米 , 5条果棱均呈翅状 , 木栓化 , 花期6—7月 , 果期7—8月 。
蛇床的功效与作用
蛇床的生长范围
蛇床在呼伦贝尔、兴安南部 。中国几乎全国都有分布;朝鲜、苏联(西伯利亚、远东地区) , 印度支那也有 。
蛇床的功效与作用
蛇床的药材鉴别
1.性状
果实为双悬果 , 呈椭圆形 , 长2—4毫米 , 直径约2毫米 ,  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 , 顶端有小突起 , 基部偶有细梗 。悬果瓣的背面有薄而突起的纵棱5条 , 接合面平坦 , 可见2条棕色略突起的纵棱线 。果皮松脆 , 种子细小 , 灰棕色 , 显油性 。气香 , 味辛凉 , 有麻舌感 。
2.鉴别
悬果瓣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 , 外被角质层 , 中果皮较厚 , 纵棱异常突起 , 中部有维管束 , 其周围有厚壁木化网纹细胞;背面纵棱间各有椭圆形油管1个 , 接合面有油管2个 , 共有6个 。内果皮为l列扁平细胞 , 壁呈连珠状 。种皮为1列淡棕色细胞 。胚乳细胞含多数糊粉粒 , 每个糊粉粒中含有细小草酸簇晶 。
【蛇床的功效与作用】
蛇床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归经:辛、苦 , 温;有小毒 。归肾经 。
温肾壮阳 , 燥湿 , 祛风 , 杀虫 。用于阳痿 , 宫冷 , 寒湿带下 , 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 , 妇人阴痒 , 滴虫性**炎 。《本草纲目》记载蛇床子:暖丈夫阳气 , 助女人阴气 , 治要跨酸疼 , 四肢顽痹 , 缩小便 , 去阴汗湿癣齿痛 , 赤白带下 , 小儿惊痫 , 扑损瘀血 , 煎汤浴大风身痒 。

蛇床的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 , 多煎汤熏洗 , 或研末调敷;内服 , 3~9克 。

蛇床的用药禁忌
1、下焦有湿热 , 或肾阴不足 , 相火易动以及精关不固者忌服 。
2、《本草经集注》:恶牡丹、巴豆、贝母 。
3、《本草经疏》:肾家有火及下部有热者勿服 。
4、《本经逢原》:肾火易动 , 阳强精不固者勿服 。
5、不良反应:口干、嗜睡、胃部不适 , 外用可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瘙痒 。
6、不良反应机制:果实中含挥发油 , 对胃肠道有轻微刺激作用 。

蛇床的附方
1、唐代用于阳痿及宫冷不孕 。蛇床子有温肾助阳之功 , 治疗肾阴虚衰引起的男子阳痿 , 女子宫冷不孕 , 可与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肉桂等同用 , 以益肾补火 , 助阳兴痿;《千金方》治肾阳虚寒 , 阳痿不起的天雄丸 , 即以本品配伍而成 。
2、用于男子阴囊湿痒 , 女子阴痒带下 , 湿疹疥癣 。蛇床子可燥湿祛风 , 杀虫止痒 。治阴囊湿疹 , 女子阴痒带多 , 可单用或与苦参黄柏、明矾等煎汤外洗;《外科大成》以本品与威灵仙当归尾、苦参同用 , 水熏洗 , 并服龙胆泻肝汤 , 治肾囊风瘙痒作痛 。
3、治湿疹疥癣 , 可与枯矾、苦参、黄柏、硼砂等合用;治秃疮、疥疮、瘙痒多水者 , 可以本品配伍枯矾、雄黄、大枫子等 , 如《疡科纲要》蛇床子散 。

读完上文中小编的介绍以后 , 大家是不是对于蛇床的药用价值都有了一定新的了解了呢?希望大家平时使用上一定要咨询用药规则来定 , 因为任何的药物成分 , 都是在合理规范之内 , 才对病症可以起到较好的功效 , 如果用量过小 , 可能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 如果用量过大 , 反而会造成疾病的反效果 , 因此建议大家平时使用前最好遵循医生的建议 。


    推荐阅读